第276章 太孫之師(第2/2頁)

“你這麽不愛惜身體,不怕跟著你爹去了?”

少年聽到這話,淚水湧動,囁嚅道:“若是能侍奉父親,允炆求之不得!”

老朱愕然半晌,突然老淚橫流,“真是個傻孩子!”

……

三天後,柳淳被叫到了宮裏,陪著朱元璋一起用膳,在老朱的身邊,多了個少年,也就是皇孫朱允炆!

看到了這一幕,柳淳一點也不意外。

在朱標喪禮的這段時間,朱允炆每天守在靈前,不梳洗,不換衣服,不洗澡,每天只吃幹硬的餅子,喝清水。

每隔兩個時辰,就會到父親的棺材前放聲痛哭。

哭到了嗓子沙啞,哭得人心都碎了。

沒有人懷疑朱允炆的一片孝心,包括柳淳在內!

真的,柳淳曾經打算,對朱允炆下手,若是能輔佐朱允熥,其實也是不錯的事情。畢竟朱允熥是常氏的兒子,藍玉一系的勛貴,會無條件支持。

奈何朱允熥的資質太差,始終不開竅。

更何況那時候朱標還活著,巴結未來的皇帝就夠了,誰能想到還要在皇孫一代身上下注啊!

柳淳雖然有心思,但也沒有機會,而且他更希望保留朱標的性命……可事情沒有按照他希望的發展。

喪禮上的表現,讓朱元璋對這個孫子,刮目相看,甚至到了心花怒放的程度。這個孝順的勁兒,多像兒子朱標,就連長得都一般不二,瞧著他,好像兒子又活了,而且還回到了二十年前。

那時候皇後也在,一家人其樂融融,多好啊!

朱元璋想到了這些,對朱允炆愈發疼愛,他不停給孫兒夾菜,看著他吃東西,眼裏全都是慈祥。

朱允炆的飯量不大,很快吃飽了。

“皇祖父,孫兒吃好了,皇祖父有事情和柳先生談,孫兒告退!”

柳淳掛了個左諭德的銜,算是太子舊臣,朱允炆稱他為先生,情理之中。

老朱遲疑了一下,點了點頭,“你先下去吧,不過別離開太遠了,回頭還有事情跟你說。”

朱允炆乖乖答應,轉身離去。

老朱看著他的背影,嘴角止不住上翹,他的動作正好被柳淳看到,老朱咳嗽了一聲,“臭小子,朕看自己的孫子,關你什麽事?”

柳淳心裏頭這個冤啊!你看孫子我看你,咱兩不耽誤還不行嗎?現在的老朱啊,是越來越不好打交道了。

朱元璋哼了一聲,“朕不跟你廢話了,前些時候,朕提到過,要傳位給燕王,可朕深思熟慮之後,發現未必妥當。”

老朱的直接,讓柳淳有些錯愕,難道不用鋪墊一下嗎?朱棣就這麽可憐,一下子被否定了?

皇位繼承這件事情吧,順位安排,其實是挺復雜的事情。

假如沒有冊封太子,原則上所有兒子都有希望,當然以嫡長為先,偶爾也有立賢的情況。

但老朱早早冊立朱標為太子,這時候朱標死了,原則上排名第一的繼承人就是朱標的嫡子朱允熥!

和老爹一樣,朱標在常氏死後,並沒有冊立正式的太子妃。哪怕朱允炆繼位之後,都尊常氏為嫡母。

換句話說,朱允熥就是嫡子嫡孫,雷打不動的。

當然朱允熥年紀小,而且由於母親死的早,他的智力發育似乎有問題,再加上藍玉的因素,總之,老朱不可能放心把江山給他。

這時候秉承立嫡的原則,第二順位應該是秦王朱樉,第三順位是晉王朱棡……有人要問了,怎麽還沒有到朱允炆?

沒錯,他只是太子的庶長子,排名順序是很靠後的……當然了,因為常氏死後,朱允炆的母妃呂氏是事實上的太子妃,硬要說他是嫡孫也可以,只是差了一道手續,而且還是永遠沒法彌補的。

不過在老朱這裏,禮法並不算什麽,他的強悍,也足以壓服整個文官系統,所以在朱元璋的治下,不會出現什麽“爭國本”一類的鬧劇,說起來萬歷皇帝,還是太手軟了,早殺幹凈了多好,免得遺禍無窮!

只要老朱認準了,那就是儲君!

“柳淳,太子看重你,朕也以為你是個人才。朕打算立允炆為太孫,你負責教導他,讓他像太子一樣,你能做到嗎?”

柳淳咧嘴苦笑,朱允炆今年十五了吧!他真的能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