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老朱的禮物(第2/2頁)

柳淳嚇得臉都白了,他想過了很多,大明是準許私人辦學的,在發蒙階段,很多人都是在族學,或者書院讀書的,只不過要參與科舉,就要入官學,就比如黃觀,考了小三元之後,就被地方上推薦到了太學,繼續深造,然後參與更高一級的考試。

柳淳辦的是職業教育,他琢磨著沒什麽了不起的。

可到了朱元璋的嘴裏,怎麽成了大逆不道了?

這個罪名也太離譜了!

“陛下,臣,臣的確……”

朱元璋擺手,“你不要說了,朕今天過來,就借著大喜的日子,宣布幾件事情,其一,前代大儒郭守敬,修訂了《授時歷》,我大明依舊沿用,又修了運河,澤被蒼生,他雖然在前朝為官,但並無惡行,相反,還做了許多好事,幹了很多業績。是一位實實在在的真儒,朕決定,準許郭守敬從祀孔廟。”

朱元璋瞧了眼柳淳,笑呵呵道:“怎麽樣,你覺得朕公允否?”

撲通!

柳淳雙膝一軟,結結實實跪在了地上!

他以前也跪過,可這一次,他是發自肺腑,真心誠意給老朱跪下了,朱元璋送的這份大禮,實在是太大了!

大得超出了想象!

從漢代開始,孔夫子就不斷享受歷代皇帝的封賞和祭祀,到了唐代,已經發展很完備了。

孔廟供奉的正祀當然是孔子。

然後有四位配享,分別是顏子、孟子、曾子、子思。再往下,就是十哲。包括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蔔商、冉耕、宰予、冉求、言偃和顓孫師。

這個關系怎麽形容呢,就理解成佛寺吧,在大雄寶殿,中間供奉如來,兩旁站著文殊和普賢,就相當於顏子和孟子四位,再往下,是十八羅漢,也就是所謂的文廟十哲。

其實人們真正熟悉的是武廟十哲,包括管仲、孫武、樂毅、諸葛亮、李績、田穰苴、範蠡、韓信、李靖、郭子儀。

早期的版本,武廟十哲是包括白起的,但由於他殺死俘虜四十萬,太過殘暴,就被除名了。

但不管怎麽排,諸葛亮都穩居其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不是一句笑話!

除了孔子和他的門徒之外,歷代的先儒先賢也會出現在孔廟的東西兩廡,對於任何文臣大儒來說,能躋身孔廟,跟祖師爺一起享受香火,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而且對於朝廷來說,以文治國,從祀孔廟的份量,遠在武廟之上!代表官方認可,也代表正統之學!

到目前為止,孔廟最新補進去的五位大儒分別是張載、程頤、程顥、周敦頤和邵雍,或許有人不太清楚這五位,那啥……可以參考一本叫《大宋將門》的書啊,那裏面都寫到了,嘎嘎!

人們通常印象裏,文壇領袖歐陽修,大才子蘇軾,王安石,老而不死的文彥博,這些人並沒有混進孔廟。

所以後世的認知,跟當時人們的看法,還真是不一樣。

要不怎麽說程朱理學是官方正統呢,道理很簡單,去看看孔廟供著誰,就一清二楚了。

朱元璋宣布,把郭守敬放到孔廟,雖然只是從祀,但這個意義卻是非比尋常。

柳淳一直宣揚他是郭氏之學的傳人,但認可的人,可不算多。朱元璋這一手,等於昭告天下,不管你們怎麽想,反正朕是認可了。許是為了安撫文官的情緒,老朱在三天前,已經下旨,把朱熹朱老夫子放進了文廟,一同從祀。

“臭小子,你不是一直自視甚高嗎?覺得你的郭氏之學了不起,朕就給你個打擂台的機會,讓朕好好看看,你有多大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