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向老朱匯報戰果(第2/2頁)

各個作坊,爭相取得外貿的資格,然後大肆招募女工,采購生絲,挽起袖子,大幹一場……

短短時間,從天堂到地獄,再從地獄爬起來,變化之快,讓人目不暇接,瞠目結舌。

總算到了能總結一下經驗的時候了。

柳淳不得不暫時從蘇州返回京城,跟太子朱標一起,向老朱匯報情況。

“陛下,你看臣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還是撿能說的說?”

老朱惡狠狠瞪了柳淳一眼,“你個小兔崽子,就是一個月沒挨朕的罵,你是皮子癢了,當然說真話!不許有一個字的虛言!”

柳淳心說你想聽真話,那就講真話……蘇州的毛病,出在哪呢,還要從寶鈔講起。老朱視蘇州為財賦重地,又歧視蘇州百姓,發行寶鈔之後,就經常從蘇州采買置辦貨物,逼著蘇州市面使用寶鈔。

前面提到了寶鈔的問題,蘇州商人一清二楚。

他們沒有柳淳的本事,不能忽悠朱元璋建立銀行,蘇州商人就采取了被動的措施,有人采用以物易物的形式,比如一擔鹽換一匹布,兩個鐵鍬換一斤茶葉……當然了,大宗的交易,他們私底下還是使用金銀。

事實上朝廷的規定也充滿了矛盾,比如規定市面必須使用寶鈔交易,但是在收稅的時候,尤其是鹽稅,依舊規定繳納銀兩,貪汙也是以銀兩計算的。

所以說,洪武朝並沒有真的禁絕金銀,也根本就做不到。

金銀和寶鈔並行,是市場的常態。

不可否認的是,爛到家的寶鈔,極大的影響了蘇州的商業發展。

李善長選擇在蘇州開錢莊,是正中下懷。

短期之內,錢莊業務飛速增加,造成了紙幣濫發,沒有柳淳的打擊,蘇州錢莊也會出問題,只不過柳淳讓這個過程加快了許多倍而已。

“問題的核心就是蘇州需要貨幣,只是他們需要有信用的貨幣。”柳淳沖著朱元璋和朱標一笑,“李善長,還有蘇州的十幾家商人,都不能給予貨幣足夠的信用,這件事只有我大明洪武天子能夠做到。”

“讓陛下出手拯救蘇州,當然要拿足夠的出場費才行,不然陛下豈不是白白費力氣了?”柳淳笑呵呵將一堆約書送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陛下,這是兩部分,其一呢,是收購的蘇州商號作坊的三成股份,加起來大約是八百萬貫,這個想必殿下已經跟陛下講了。”

朱元璋用力哼了一聲,“怎麽,除此之外,還有收獲?”

“陛下,皇家銀行兼並了蘇州錢莊,把分行開到了蘇州,業務成倍增加,皇家銀行已經今非昔比。這是臣對皇家銀行的估值,請陛下過目!”

朱元璋的手有點抖,他從柳淳的笑容中讀了出來,這一定是個讓他瞠目結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