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內帑滿了(第2/2頁)

聰明如朱棣,也猜不透父皇的心思。

“或許這就是藩王的無奈吧!”

坐在回去的馬車上,朱棣跟柳淳抱怨。自從挑明了關系,朱棣沒有背著柳淳的話,柳淳淡然一笑,“殿下,我覺得吧,你怎麽想,或許是錯了。”

“錯了?”

“嗯,咱們陛下之所以不願意廢掉匠戶,或許道理很簡單!”

“是嗎?”朱棣笑道:“我倒想聽聽你的看法。”

“倆字……”柳淳想說出來,不過一琢磨禍從口出,他讓朱棣把手送到面前,柳淳在手心裏寫下。

朱棣稍微遲疑,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你小子,不怪父皇罵你,我也送你倆字,活該!”

……

柳淳寫的是什麽呢?

很簡單,摳門!

沒錯,柳淳是漸漸看透了朱元璋的本性。

這位農民皇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那是不用多說。但他有個最大的缺陷,就是不喜歡往外掏錢。

有句古話,叫生意錢當天完,買賣錢花一年,莊稼錢萬萬年!

生意錢就是指那些唱戲雜耍的藝人,也就是明星戲子,他們能賺錢,可也能花錢,像流水似的。

做買賣的生意人,就小心謹慎很多,不會輕易浪費,能花一年。

等輪到莊稼漢,這就厲害了,該花的錢也不花,一文錢捏成八瓣,所有就有了萬萬年的說法。

其實不管哪一種對待財富的方式,都不必苛責。

只是身為天子,卻不願意付出一些代價,就會出問題……比如九邊的軍戶,老朱常常吹噓養兵百萬,不耗費國庫一文錢。可問題是國庫不出錢,代價就由全體軍戶承擔,而且造成了邊軍戰力薄弱,空額嚴重等致命問題。

雖然當下強兵猛將都在,還不用擔心,可幾十年後,大明就會嘗到苦果。

同樣的道理,老朱也不願意花錢雇工,所以呢,他就弄了個匠戶的制度,這要是能持續下去,不就省錢了嗎?

可問題是想象的和現實畢竟是有差距的。

不管是任何人,哪怕尊貴如天子,也要遵守市場的規則,服從人性,不能逆天行事。

柳淳借著熱氣球,把匠戶的事情捅出來,朱棣緊跟而上,直指整個匠戶制度。這倆人沒經過商量,卻配合非常默契。

朱棣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堅持。雖然京城鐵板一塊,他還無從下手,但朱棣要告訴所有人,他是能讓大明變得更好的那個人!

對於朝臣來說,選擇太子,固然是仁厚之主,可選擇他,才能讓這個江山更好!

朱棣是要借著匠戶,豎起自己的旗幟。

他相信,朝中總會有些不得志的人,或者是冒險家,喜歡燒冷灶的,會向他靠攏。

朱棣的心思,柳淳能看得出來,可他並不覺得有什麽錯誤,身為天子血脈,要是連爭的勇氣都沒有,那才是廢物點心呢,只要朱棣用堂堂正正的手段,不玩陰謀詭計,柳淳就覺得沒什麽問題。

甚至,他還願意幫朱棣一把。

“殿下,我估計陛下會看透的,很快的!”

柳淳在說這話的時候,朱元璋帶著朱標,再度來到了內帑,和上一次相比,此時的內帑,多了很多箱子,裏面全都是滿滿的金銀條塊,一個個的元寶!

老朱坐在了一個箱子上,隨手拿起一個元寶,沉甸甸的,足有50兩!

“那小子說的真對!萬壽之前,五百萬兩的外貿,填滿了朕的內帑!他做到了!”突然老朱將這塊元寶狠狠扔出去,砸在了地上,怒罵道:“可這個混小子也騙了朕!朕的內帑是滿了,可這些錢也不屬於朕了,太子,你說該怎麽辦?”老朱氣哼哼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