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淮西勛貴(第2/2頁)

老爺子還是睿智的,一下子抓住了事情的關鍵!

常茂彈劾,朱元璋居然信了,還突然派太子,來收馮勝的兵權……怎麽看都有些荒唐,陛下是糊塗了嗎?

很顯然,剛剛過六十歲生日的朱元璋,精力旺盛,頭腦睿智,比年輕人半點不差,他可不會犯低級的錯誤。

那又是為什麽呢?

馮勝捫心自問,似乎有了答案,他瞧了眼柳淳,突然用手指沾了一點茶水。

“來,你也寫下來吧!”

一老一少,同時寫出了一樣的答案:淮西勛貴!

這四個字,就像南陽世家之於東漢,關隴門閥之於大唐一樣。

老朱在淮西起兵,最早跟隨他的小夥伴、老兄弟,就是所謂淮西勛貴的核心,是這幫人,一手打造出了大明的基業。

早年的淮西勛貴,是兩條腿走路,文官有李善長,胡惟庸等人,武將有徐達,常遇春,可謂人才濟濟,把持朝廷大權,說一不二。

像劉基、宋濂等人,根本無力抗衡。

朱元璋先把矛頭對準了胡惟庸,甚至廢掉了丞相,親自掌握朝政,淮西勛貴的一條腿被砍斷了……可這幫人根基太深,依舊牢牢把持軍權。

常遇春和徐達雖然死了,但還有其他人存在,幾十年來,彼此聯姻,互相勾結,形成了龐大的勢力集團,遮天蔽日,無所不在!

讓老朱都頭疼不已。

就拿常家來說,是衰敗了,常茂幾個兄弟也不爭氣,可太子妃出自常家,宋國公馮勝是常茂的嶽父,還有一個永昌侯藍玉!

這幾方力量如果擰成一股繩,都差不多能改朝換代了。

假如你是朱元璋,會不會提心吊膽,夜不能寐?

偏偏在這時候,常茂這個紈絝子弟,彈劾嶽父,朱元璋當然要趁機拿掉馮勝的兵權……劉淳甚至能想象到朱元璋仰天狂笑的場面。

非是朕出手,是你們自己鬧內訌,把刀柄送給朕的!

柳淳突然湧起一個念頭,常茂那家夥真是個飯桶嗎?

別是他為了保護常家,演得一處苦肉計吧?

假如真是這樣,那麽常茂這家夥,可真是不簡單,至少保命的本事是一流的。柳淳眼珠亂轉,脫口而出道:“水滿則溢,此時急流勇退,或許是最好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