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大鬧太極殿(第2/2頁)

劉恪冷笑一聲:“老妖婆,別在我面前逞威風,你偷人的事情我還沒給你捅出來呢!”

“你……”何太後勃然變色,一口氣喘不上來登時暈倒在椅子上。

大殿上再次亂作一團,劉辯急忙派人去淑儀宮召回三大神醫急救,一陣忙亂之後卻是回天乏術,何太後面色蒼白,牙關緊咬,卻是再也醒轉不過來。

其實何太後偷人的事情一直有風言風語,畢竟守寡的時候才是三十多歲的少婦,耐不住寂寞也是人之常情。劉辯索性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凡是流言提到何人與太後私通,便派錦衣衛上門暗殺,以絕流言。滿朝文武也不敢在人前提及此事,沒想到今日被劉恪當眾揭了短,竟然活生生氣死。

不過何太後的死倒是讓劉辯少了一根套在頭上的緊箍咒,畢竟漢朝以孝道立國,即便身為天子也必須對母親畢恭畢敬,否則會被天下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

“來人,把太後擡回壽安殿穿好壽衣,擇日舉行國葬!”劉辯霍然起身,揮手吩咐鄭和帶著其他的太監把何太後擡出太極殿,送回壽安殿。

太後死了也就死了,只要皇帝好好的活著就行,文武百官該幹什麽還得幹什麽,經過短暫的慌亂之後太極殿上重新平靜了下來,文武百官各自歸位,聽候皇帝的發落。

武如意雖然面露悲傷之情,心中卻是竊喜不已:“真是太好了,沒想到啊沒想到,先有馮蘅服毒自盡,後有何老妖婆被活生生氣死!從此之後壓在頭頂上的這座大山倒塌了,只要再設法壓住甄宓,整個後宮就是我武如意的天下了。”

劉辯回到龍椅上坐定,用冰冷的目光盯著劉恪:“好你個逆子,不僅害得母親服毒自盡,還敢在大殿上胡言亂語,氣死了祖母,縱然將你千刀萬剮也難消朕心頭之恨!”

“陛下,母後駕崩,天下同悲,請陛下節哀順變,保重龍體,莫要氣壞了身子!”武如意嚶嚶啜泣,以手帕擦拭淚痕,輕聲安撫皇帝。

盤膝坐在地上的劉恪再次冷笑一聲:“母後,你變得好快啊,你指示我篡改書信,誘騙太子出城送死,然後爭取讓你兒子劉治做太子。現在事情暴露了,我們母子都要死,而你卻要在這裏充好人麽?”

武如意被驚得目瞪口呆,嘴巴圓張,如果不是城府夠深,怕是也要像何太後那樣被當場氣暈了,登時氣急敗壞,手指顫抖的叱罵道:“劉恪,你這個小畜……你這個混賬東西,竟敢當著陛下與滿堂文武的面誣陷我?枉我把你視為己出,像親生兒子一樣待你,你竟然對我恩將仇報?”

劉恪把頭一擡,滿臉不屑的道:“哼……你隔三岔五派人喚我到景寧宮,給我好吃好喝好玩的,還不是為了利用我扳倒太子,好扶你的兒子做儲君。這次事情暴露了,你把我們母子推了出來,自己卻置身事外……”

劉恪說到這裏,聲音激昂了起來,指著頭頂道:“借用父皇的一句話,善惡自有報,天道好輪回,不信擡頭看,蒼天饒過誰?武皇後啊武皇後,你怎麽可以如此的兩面三刀?”

“你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演技,將來長大成人必是禍國殃民之輩!”

武如意被氣得花枝亂顫,急忙起身拜倒在劉辯腳下:“陛下,莫要聽劉恪一面之詞,篡改書信陷害太子之事與臣妾沒有絲毫關系,請陛下明察!”

以劉辯對武如意的了解,相信憑她的城府應該不會使出如此低劣並漏洞百出的手段,但既然劉恪咬住他了,自己正好利用此事做點文章,將武如意的皇後之位給褫奪了,以消後患。

“逆子,你說此事乃是武後指使,可有證據?”劉辯目光如炬,沉聲喝問。

劉恪坐在地上雙手一攤,大聲狡辯:“如此機密之事除了我與她之外,又怎會讓第二個人聽到?父皇要信便信,不信拉倒,反正我也不打算活了,沒必要再興風作浪。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父皇,你看我知識學的多好,為何不讓我做太子而是選擇了劉齊這個庸碌之輩,難道就因為他母親是父皇的發妻麽?縱然殺了我卻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