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2/2頁)

弄清了事實真相,李靖便與這名斥候攤牌,把自己詐他的真相道來,最後告誡道:“看在你誠實的份上,本督也不為難於你。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你不吐露出去,便無人知曉,你仍然可以跟著你們的頭目回高句麗邀功請賞,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只在你一念之間。”

聽了李靖的話這名使者方知中計,但木已成舟,也別無選擇,只能跪地求饒:“小人上有老母下有妻兒,還望都督可憐,替小人保密,小人定然守口如瓶。”

目前還需要借助張仲堅的力量對抗李唐,所以李靖不打算與張仲堅撕破臉皮,能夠不動聲色的達到目的,就是李靖最好的選擇。當下好言安慰一番並賞賜了金銀,將這名使者叱退帳外。

高句麗使者的頭目很郁悶,被李存孝帶著進城喝了一杯薄酒,旋即出城,所謂的“平陵姑娘”,連個手指頭都沒看見。回到漢軍營寨後被贈送了些許金銀,然後就踏上了歸國的旅途。

高句麗使者走後,李靖立即召集了百十名斥候,叮囑道:“爾等立即快馬趕往膠東成山頭,乘船渡海潛入唐國境內,想方設法散布高句麗即將謀反的消息。讓李淵把王儉城的守軍調入高句麗境內平叛,以達到調虎離山的目的,本督將從膠縣會合鄭成功的水師,跨海突襲李唐國都!”

斥候領命而去,李靖再次召集眾將,宣布自己的命令:“徐盛、魚俱羅、花木蘭、高昂、李存孝何在?”

“末將聽令!”五人一起抱腕出列。

李靖朗聲道:“命爾等立即挑選三萬精銳,將我青州兵團的一萬五千騎兵悉數出動,即刻隨本督星夜兼程,急行軍趕赴膠縣;會合鄭成功水師,跨海突襲王儉城,殺李唐個措手不及!讓番邦蠻夷,不敢正視我大漢,讓天下人皆知‘犯我強漢,雖遠必誅’!”

“得令!”

五將一起拱手領命,轉身出了帥帳,大步流星的點兵去了。

李靖又吩咐魏延道:“唐軍雖只有一萬,但吾等身為臣子,必須竭盡所能替聖上分憂。請文長將軍率兵兩萬,即刻南下勤王。”

難得有獻忠心的機會,魏延自然求之不得,拱手領命:“都督所言極是,延即刻點兵南下勤王!”

李靖又吩咐陳登、關勝:“某與文長將軍出兵,整個黃河沿岸的防禦就全部委托在兩位身上了。若有緊急軍情,兩位可與王王景略刺史協商,定能逢兇化吉,讓青州全境穩如泰山。”

安排完畢,眾將各自領命。

魏延帶領兩萬人馬南下勤王,而李靖則率領一萬五千騎兵,一萬五千精銳步兵,以及徐盛、魚俱羅、花木蘭、高昂、李存孝等五將連夜趕往膠縣。並且派出使者快馬加鞭趕往青州水師大營,通知鄭成功,命他征集民船,至少準備能夠運輸四萬人的船只。

此刻已是五月中旬,天氣逐漸升溫。

李靖以身作則,棄馬步行,一邊催促隊伍急行軍,一邊大聲鼓勁:“我大漢乃是天朝上國,小小番邦竟敢犯我國都,定當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讓蠻夷不敢正視我大漢朝!”

與此同時,遠在金陵的劉辯腦海中響起了提示音:“叮咚……李靖特殊屬性‘禦外’激發,統帥上升4點,當前統帥值已達105,所屬部隊戰鬥力上升,紀律上升!”

魏延率領大兩萬人向南急行軍,行至魯縣境內遇上了來自金陵的使者,方知金陵之圍已解,只好悻悻的退兵返回平陵,坐鎮青州。

驕陽當空,三軍主將李靖以身作則,率部一路強行軍,一日一夜下來,這支馬步混合兵團急行了一百六十裏路。

從平陵到駐紮在膠縣的青州水師大營,約有七百裏路程,在李靖的率領下,用了四天半的時間抵達了海岸邊。幾乎一半人的腳底磨起了水泡,但有大都督同甘共苦,全軍上下無一人口出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