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第2/2頁)

在電視台,收視率是唯一能讓制作人大聲說話的本錢,也是懸在制作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她怕第一次幹制作人就幹砸了,拿不到好的成績,上層直接對她失去了信心,不再給她機會,她就成了終身打雜小妹了。

千原凜人明白她的顧慮,認真說道:“村上小姐的意思我明白,但時代正在改變——你聽過口紅效應嗎?”

村上伊織緩緩搖頭,她可沒有經過互聯網的洗禮,沒有受到信息爆炸時代的影響,冷門知識了解的不多。

“口紅效應指的是經濟蕭條而導致口紅熱賣的一種有趣經濟現象,也叫低價奢侈品偏愛現象。在美國,每當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爆發式增長,因為人們認為口紅是一種低價格的奢侈品,而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手中用於消費的資金有限,但消費欲望卻沒辦法消失,只能購買這樣廉價的奢侈品來滿足心理需求,進行自我安慰。”

村上伊織聽得很認真,在信息大爆炸之前,要獲得相對專業的知識不是要找老師就是要專門去圖書館或書店,求知欲滿足起來很困難,有機會輕易不會放過。

千原凜人繼續說道:“現在日本也進入了大蕭條時期,人們的收入和對未來預期都大幅降低,這時候就會首先削減那些非生活必需的支出,那娛樂相關就是首當其沖,但人們仍然有著娛樂的需求,那不能去海外旅行,不能頻繁出入酒吧夜場,那對這些人來說,最便宜的娛樂方式是什麽?”

村上伊織微一沉吟:“在家看電視?”

“沒錯,大蕭條時代會讓電視行業更加興旺,持續時間越長,口紅效應就會越長,電視觀眾就會越多停留在電視機前。村上小姐在電視台工作,應該有這種感覺吧?我猜,全時長段的平均收視率一年比一年上升,有沒有錯?”

村上伊織有點服氣了,這確實是事實,只是還沒人解釋的像千原凜人這麽新穎。她微微點頭:“是的,但只有幾個重要的黃金時段增長明顯,深夜劇還是……”

“那是現在深夜劇沒有值得看的內容,留不住觀眾,只要我們能做出一部好劇,我們就能創造奇跡!”千原凜人的話鏗鏘有力,落地有聲,還充滿了誘惑力:“這是個好機會,村上小姐,我對企劃和劇本有信心!”

他當然有信心,《世界奇妙物語》最初叫做《世界奇妙夜》,原本只準備拍一季填一下深夜空白時段的,但意外廣受好評,在深夜時段取得了20+%的收視率,引起了電視台對深夜時段的重視,不再敷衍了事,後來該劇反響越來越好,幹脆挪到了黃金時段,開始了每年兩到三季的拍攝過程,最高的時候拿過37.4%的有效收視率——這也是為什麽千原凜人要選這部劇的原因。

不過這些他無法告訴村上伊織,只能看她願不願意賭一次了,畢竟相不相信這劇本能拍出好劇,還要看她自己的判斷,別人保證的天花亂墜也沒用。

當然,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很蠢,但偏偏他必須找村上伊織這樣的制作人,因為劇組也是分很多類型的,比如導演總負責制劇組,這個多出現在電影拍攝、動漫制作中,導演(監督)說話最算數,也要為作品成績負責;

又比如作家編劇總負責制,這個韓國拍電視劇喜歡用,中國瓊瑤系列也是用的這種模式。

而在日本電視台制作局體系下,采用的是制作人總負責制。制作人負責提交企劃,組建劇組,幾乎除了創作什麽都管,同時也要為最後的成績負責——在這種模式下,制作人代表投資方,同時也是劇組的財務監理以及總制片,是推動一個節目制作的最關鍵人物。

千原凜人不找到村上伊織這樣一個制作人,根本沒辦法在制作局體系下推動劇本拍攝,再好的劇本都是廢紙。

他只能等待村上伊織自己做出決斷,而村上伊織還是沒把劇本還給他,只是輕輕敲打著,內心糾結無比。

話說的有道理,理論似乎也正確,前景描繪的很誘人,同時也是個好企劃,有可行性,更重要的是這簡直像是為自己這種新制作人量身打造的——低投資,競爭少,好通過,好拍攝,而且劇本質量確實也不錯,但是去冒風險還是按自己的原定計劃求穩呢?

事關職業前途,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