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大結局(第2/3頁)

那些號稱幾億規模的忠誠用戶,“唰”地一下就從哪些光鮮的補貼公司流過來了。為了穩住陣腳,那些公司不得不再跟高盛系的金融雜種哭爹喊娘求加錢,跟顧鯤對著燒。

而且為了掩蓋他們的“用戶忠誠度低下”的事實,讓未來的一級市場承銷券商和二級市場投資者別因此低估他們的公司,顧鯤燒一塊錢,他們至少要反燒五塊錢十塊錢才能反洗回來。

他們一開始燒之後,顧鯤就退了,等他們覺得自己穩住了、要IPO的時候,顧鯤再燒。

那些家夥直接崩潰了,還派人給顧鯤帶話:“顧爺,你這個燒法,你扶持的那些公司也做不到行業第一啊,你這錢不是白燒?要不你算算賬,你一共燒了多少錢,我們按三倍給您!把您扶持的那些平台收購了!您不管之前怎麽浪費,我們都買單了,讓您三倍離場,您啥都不用幹就有得賺,行不?求您了!”

這話術,就像是歷史上嗶嗶身後的資本扛不住了,求給快嗶背後的資本一點套現渠道,拿錢走人吧。

但顧鯤怎麽可能是快嗶背後的資本能比的呢?他壓根兒就沒有打算讓自己的這些投資賺錢過,他虧得起啊。

“我沒興趣,我只對得不掉就毀到感興趣,我不指望我的公司賺錢,我要這條賽道無人生還。”

要投資,去投見效慢的長期硬科研。來這兒投機騙人找死,就別怪顧爺不客氣了。

這樣油鹽不進趕盡殺絕的姿態,徹底惹怒了高盛系與買辦派:“你這麽囂張就不怕被制裁?走著瞧!”

顧鯤當然不怕被制裁,因為他是華夏人民的老朋友嘛。

他的支付寶,可是跟馬風歷史上一樣,允許社保基金投資的,跟國家隊分享紅利。

他是寧可多給讓點利,也要換取把傾銷狗殺絕。

而且錢多了,本來就要做點豪橫的事情,彰顯一下自己華人之光的體面。

這不叫服軟,純粹是顯擺,所以也別覺得被國家占便宜了。

就好比顧鯤的老同行、阿布紮比財團的馬哈迪先生,人家雖然放棄了迪巴,但並沒有放棄阿布紮比財團歷史上其他砸錢燒錢顯擺炫富的事情。

後世華夏國在探測火星登陸之前,不是同年還有大洋國NASA的一個項目,以及阿聯酋航天的一個項目麽?

阿聯酋這種只有阿布紮比財團的錢撐起來的國家,有個屁的技術?還不是仗著那兒緯度還行,少風幹燥,自然環境不錯,同時又肯燒錢,所以搞點航天項目炫炫富,其實骨子裏100%技術都是NASA提供的,阿聯酋人就是買了個虛名。本質是阿聯酋給大洋國交的保護費,免得金融和資源、投資市場上其他領域撈錢過分了被制裁。

阿聯酋人都能幹的事情,顧鯤當然也能幹了。只不過他有近在北國的同文同種技術來源可以買,不用借助NASA。

但顧鯤和華夏航天部門的合作模式,完全可以直接抄阿聯酋人跟NASA的模式。

顧鯤出錢出地皮,北方人研發出科技。

航天基地環境一共就三要素:低緯度,幹燥,少風。早年華夏選在酒泉,為的就是大西北的幹燥,並且選一個風力不強的谷底。

但後來華夏新的航天基地,就選到海藍的文昌了,那兒濕熱多雨,也有台風,這兩點都遠不如西北,但最大的優勢就是緯度低、地球自轉線速度高、引力小,所以脫離地球的技術難度低,省功率省燃料。

緯度低是最重要的。

這麽一來,蘭方這地皮,條件太適合搞航天科研發射了。海蘭島再緯度低,也不過是華夏大陸最低,怎麽也接近北緯20度呢。

蘭方才北緯1點5度,而且是赤道無風帶,一點風都沒有。下雨的問題,倒是跟海藍差不多濕熱多雨,但熱帶分旱季雨季,只要雨季別搞發射任務就好了。

實在不行,顧鯤可以買人工降雨高炮、人工降雨火箭炮、S300或者S400的人工降雨導彈。

挑一個島作為航天基地,然後周圍一圈島全部買人工降雨炮、箭、導為科研任務護航。要發射火箭了就把周邊的雲清一遍,在外圍島嶼就把雨水全部攔截掉了。

有錢就是這麽豪橫,人工降雨耍著玩就當討好自己女人了。周幽王還烽火戲諸侯呢,老子天天人工降雨哄馬子不行麽?

為了讓自己那些滅絕賽道的投資不被人制裁和用盤外招陷害,顧鯤豪橫地大筆一揮,首批就給了100億美元的航天科研基金,從建設到研發全部外包,他只要一個贊助商的名聲,以後他這兒發送到太空裏的東西要由他命名。

北方人當然樂見其成,這不就等於洛倫佐·美第奇花錢贊助了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就需要達、米、拉畫畫雕塑歌頌美第奇家族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