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韭菜不夠用了(第2/2頁)

“顧哥,這事兒對我們有好處,我知道那些打折補貼打來的客戶,不是真客戶,沒有忠誠度。但是,對醜團沒好處不等於對我們阿狸沒好處,如今市面上有競爭力的移動支付工具,就只有我們的支付寶APP一家,他們無論怎麽打,都要用我們的付錢,我們就可以讓支付寶繼續迅猛增長了”

馬風的算盤很明白:如今是2009年,馬風並不知道兩年後才會有一個叫微信的東西誕生。

所以在馬風看來,如今跟支付寶競爭的,只有QQ錢包和度娘錢包。

而且這一世的支付寶遠比歷史同期要強大。QQ錢包和度娘錢包乃至其他更小眾的類似於E付通的(丁三石的)錢包,這些行業第二名以後的所有產品加起來,使用量還不到支付寶一家的5%。

也就是說,全行業95%以上的用戶,都被支付寶這個第一名占據了。

移動支付的市場越大,支付寶受益就越大。消費者對醜團沒有忠誠度,但對支付寶卻可以形成口碑和習慣,因為打折這種賤不是支付寶犯的,是醜團犯的。

這跟歷史上後來那些打車、外賣軟件被燒錢投資補貼的邏輯是一樣的。

顧鯤對此的態度是:“你要投一點,我無所謂,但是希望你做好你投給醜團的那部分股權的估值將來虧光的心理準備。也就是說,你就把這些錢當成了支付寶的營銷推廣費,別指望醜團本身升值給你帶來利益。”

馬風心中一凜:“顧哥……您這是,還把人當消耗品使呢?”

顧鯤:“我的態度,始終不變。我擁抱降價,擁抱讓利於民,但前提是你真的科技進步,或者管理進步,可持續地壓低了成本,可持續地提高了社會生產率。

但是,如果不是科技進步、管理進步帶來的可持續生產率增長,而是資本賤狗補貼帶來的臨時性騙局,騙完了就要漲價漲回來那種,我顧某人雖遠必誅——我也不會用盤外招,我就在商言商,等他們哪天覺得已經靠傾銷殺光對手占住市場,想重新漲價的時候,我會再制造出一個低成本就能滅了一切的對手出來的。”

“我知道怎麽做了,我就當那些錢是一次性的營銷費用,不會指望投資本身回本的。”馬風也很有決斷,想好了工具人和工具平台的用法。

……

此後幾個月,補貼大戰終於進入了全面不限銷量的補貼階段,從法律上來說,妥妥的是傾銷了。

如果是傳統公司這麽幹,只怕早就被告得爹都不認識了。

但仗著是互聯網公司,比較被監管層寬容,可以利用“看不懂的新生事物,要多給他們一些時間摸索觀察”的仁慈善意,再興風作浪一會兒。

同一條賽道正反雙方反復洗,洗得支付寶的用戶量是每季度上億的規模在暴漲,發展速度遠超歷史同期。

顧鯤觀望了一會兒,覺得這些人想象力太差,在發現新賽道方面動作太慢,於是決定親自推一把,培養一批死士啟發一下——

他是很有原則的,補貼的打法,他絕對不會去發明。但是一旦補貼的打法被別的惡人發明出來之後,他可以讓這些打法快速移植到新賽道上去。

比如一些人發明了在團購領域補貼大戰,顧鯤可以快速移植到外賣、打車等領域,甚至假裝啟發別人去搞共享經濟。

當然了,因為歷史已經發生改變,所以這些事物的出現順序,不會再跟原來一樣。

比如歷史上,不餓麽這種外賣軟件,其實2009年就出現了,只是人家一直比較安靜地小而美發展,原本是個不補貼的正義公司,慢慢增長,所以反而最晚才被補貼大戰汙染。

而打車類的APP,在2009年底乃至2010年,都還不適合出現,因為這些玩意兒對手機的GPS定位精度和普及率要求比較高,09年的早期安卓機很多沒有GPS模塊。

(送外賣沒有GPS世不影響的,早期的不餓了是用戶自己填寫地址的,送餐員都不用地圖就能找到,就算有地圖也沒實時定位。同時早期外賣APP不提供實時騎手位置,點飯的人看不到自己的飯送到哪兒了)

其他的資本家,當然不會主動挑起“同時補貼多條賽道”的戰事,因為那樣會導致資金攤薄了,一次性把好幾年的風口用光,培養出來的總估值卻不如分批分行業分賽道培養的好——

納斯達克每年就那麽多IPO上市指標,如果一起孵化多條賽道,就意味著將來這些公司也要前後腳到納斯達克上市,那納斯達克上被騙的韭菜小散不就不夠用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