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這就是你們報答我的方式嗎(第2/3頁)

至於無法套現部分的利益,他們肯定要跟顧鯤談別的合作模式。

達斯勒先生試探了一下顧鯤的口風後,很誠懇地說:“我們想過讓你出資收購一部分阿迪達斯的股份,也相信有你的加入,對於阿迪達斯的長期發展肯定會有莫大的幫助。

但是,你也要認識到,阿迪達斯已經是上市了幾十年的公司了,有很多流通股,股價也很透明。我們要定向增發低於市場價的新股輸送給你,也會比較麻煩。

要召開股東大會通過、讓大多數持有份額達到一定程度的流通市場投資者也同意這種利益輸送……我問了公司的法務顧問,這種模式幾乎無法操作,我們取得不了一致同意的。”

如果阿迪達斯目前還是非上市公司,那麽增發低價新股是很容易的,只要之前的投資人都同意,完全不叫個事兒。

就好比後世201X年騰雲入股狗東之前,上一輪老虎基金已經投資過了。老虎基金投資的時候15億美元現金拿了20%的狗東股份,兩年後騰雲進場時,卻只出了3億美元現金,加上一個“把微信裏的‘電商’按鈕鏈接跳轉給狗東用”的條件,又拿走了20%股份——

看上去老虎基金在似乎巨虧,明明早兩年來,花了15億,卻只得到了來得晚的騰雲只花3億就拿到的東西。但歷史上老虎基金和另外幾個更早的投資者,聽說騰雲肯來,都欣然接受了這個條件。因為他們知道,“微信”上那顆“電商”的按鈕的流量價值,就值遠超12億美元的現金了。

同理,今天對於阿迪達斯的非流通大股東而言,要讓他們形成統一認識,覺得“讓顧鯤以幾乎白送的價格,拿到幾個百分點的阿迪達斯股權”,也是對阿迪不賠反賺的事情。

因為只要他們有資格把“顧鯤是阿迪達斯的新股東了”這個消息散播出去,哪怕別的什麽都不幹,都足夠阿迪利好大漲、未來整個品牌營銷推廣都更加容易。

可惜,偏偏因為阿迪已經上市了,這事兒就不是說服幾個大股東能搞定的了。

二級市場上那麽多小股東,稍微有一兩個超過1%的愣頭青不服,不肯稀釋自己送給顧鯤,這事兒就不好操作了。

顧鯤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就開誠布公地問:“那你們想怎麽操作?”

達斯勒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所以,我們也沒打算增發新股了,大不了過一陣子,我們想辦法把利好消息消化完之後,您自行瞅一個阿迪股價回落的機會,在流通市場上自行吸籌,多花點時間,幾個月到半年都沒關系,然後吸籌吸到夠5%,可以舉牌的程度。”

達斯勒其實還沒說完,但他剛說到這兒,顧鯤就忍不住笑了:

“你讓我掏錢、自己到市面上按正常市價買阿迪達斯的流通股?那算什麽誠意,這種事情我想幹隨時都可以幹,何況我不覺得阿迪有多大投資價值。”

達斯勒連忙擺手解釋:“我沒說完呢,首先,我們不會讓你吃虧的,你可以在盡量理性的價格時才出手,即使有部分溢價,未來我們還會巧立名目補償給你一部分。關鍵是,等你持有阿迪超過5%股權、可以公示之後,我們保證給你一個額外的大優惠。”

說到這裏,才算是到戲肉了。

顧鯤點起一根雪茄,下唇上挑吐出一個煙圈:“說詳細點。”

達斯勒冒昧揣測地說:“我和董事會幾個重要成員討論過,我們相信你對於運動時尚品牌是有入場興趣的。既然如此,奧運結束後你何不找個時機,推出一個以你個人名字代言的新獨立品牌——

就像我祖父創立阿迪達斯、菲爾·奈特創立耐克、李寧創立李寧一樣操作。等你創立了那個個人品牌之後,我們阿迪願意在適當的時間與你的個人品牌推出持久、系列的聯名款,而且絕對是對聯名品牌推廣力度最高的那種模式。我相信,這樣的誠意足夠報答你之前對我們的推廣和對耐克的揭露了。”

聯名品牌,這在運動品牌領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商業互吹方式,算是一種互相引流。

對運動時尚沒什麽興趣的看官,想象成“大神之間互相給章推”也可以。

不過歷史上,阿迪達斯在聯名款問題上,吃相一直不太好看,在他們的鞋上給聯名品牌的LOGO都不一定打全,甚至是用縮寫。

不過既然達斯勒承諾給顧鯤最高規格的聯名,這些問題應該是不用擔心的了。

站在顧鯤的角度,如果他真的搞個人名字的運動品牌,雖然流量和名聲肯定是足夠的,但外界也會擔心“蘭方的工業基礎太差,設計和研發能力不足,做出來的東西徒有知名度沒有科技感和質量”。

所以,有一個已經50年歷史、在研發和質量上有絕對口碑的阿迪達斯,來聯名扶持幾年、給外界傳達一個“顧鯤的個人品牌的早期研發和設計、質量控制,都是阿迪的專業團隊提供的”,那麽也能讓市場對顧鯤多不少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