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1章 不破不立

會議室內——

宋志超鼓掌引起了眾人注意,作為主持人的畢文峰忍不住道:“宋先生,你聽了這麽久,不知道有什麽想法?”

聶衛東也看向宋志超,畢竟剛才那些建議都是自己提出來的,許久沒做過這種事情,也不知道是對是錯。

其他人更是看著宋志超,大家都知道他是大佬,並且是心狠手辣那種,一上台就把愛立信原本的高層清洗一遍,現在被他提拔的都是在座眾人——可以說,大家對他是又怕又敬畏。

宋志超似乎在椅子上坐的久了,有些渾身不舒服,於是就從椅子上站起來。

今天因為參加大會的緣故,他穿了一身正裝,外面是黑色西裝外套,裏面是白色西式馬甲。

此刻,西裝外套被他搭在衣架上,他一只手大拇指插在馬甲的小兜內,邁步沿著會議桌踱步,手扶在聶衛東椅子上,轉身豎起一根手指,語氣鄭重地對眾人說道:“你們知道這世上什麽謠言最容易攻破嗎?那就是高科技方面的謠言。造謠者不懂裝懂,故弄玄虛,只要在專家面前一驗證,立馬就現出原形。”

“聶助理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我們現在就缺少這樣讓大眾信服的專家。”宋志超笑了笑,又走到會議室的書刊存放處,這裏的書刊雜志是讓那些開會前無聊的人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當下比較暢銷的報刊雜志。

宋志超彎腰,隨手取下一份報紙,然後丟在會議桌上,語氣不容置疑道:“收購它!”

眾人:“……”

模樣很是詫異,什麽東西就這麽隨便收購。

畢文峰率先拿起那份報紙看了一眼,笑了,然後遞給聶衛東。

聶衛東接過去看了看,忍不住擡頭看了看宋志超。目光露出一絲敬佩,似乎在說,難道你早有算計?

其他人好奇心就更重了,紛紛擡頭看去,靠後的人甚至站了起來,非要把那份報紙到底是什麽看清楚不可。

大家這麽仔細一看,不禁愣住了,只見那份報紙刊頭寫著豆大的三個字——《電子報》!

《電子報》創辦於1977年6月。原名《電子儀表技術簡報》,1980年正式更名為《電子報》,1981年由月報改為半月報(四開四版),並正式通過郵局向全國發行,從而成為國內第一份公開發行的電子技術專業報紙。1982年改為周報;1993年由原四開四版增為四開八版。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家報紙在全國的影響力。

一直以來,在電子報刊行業中,其發行量和經濟效益上均位居前茅,單期發行量最高時達到52萬份。《電子報》從八十年代開始,便策劃了“全國電子愛好者十大專題制作競賽”,它不僅是《電子報》歷史上的首次競賽,也是中國電子報刊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競賽。迄今為止,被公認為全國電子類報刊開展競賽次數最多和社會影響最大的媒體。

此刻一看到這份報紙,再結合之前聶衛東的那番話,眾人全都明白了,只要這家報紙能夠刊登一些關於愛立信手機的利好消息,那些該死的謠言就會不攻自破,畢竟,在電子領域,這家報紙的話語權絕對是權威。

只是……完全可以暗地裏聯系這家報紙,讓他們幫愛立信做個澄清事實即可,為什麽要收購它呢?

喝牛奶,沒必要買一頭牛吧。

當即,就有人把這個疑惑提了出來。

宋志超笑了,踱著步慢慢回到自己的座位,一邊慢慢坐下,一邊說道:“阿東,你來解釋。”又把問題拋給了聶衛東。

聶衛東知道這是宋志超在考較自己,準確地說是在給自己機會在眾人面前樹立威信——畢竟他是降落傘,靠著宋志超關系憑空降落下來,做了高層,很多人都不服氣。

聶衛東掃視眾人一眼,見大家都看向他,就說:“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宋氏集團除了做手機業務之外,還做DVD業務,以及其他涉及電子方面的業務,準確地說,我們集團最大的投資方向就是電子業務,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具有權威的口舌來幫我做業務方面的宣傳,這種宣傳不同於一般廣告,要有很強的技術含量,而恰恰《電子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打個比方說,我們現在要推出一款新的手機,一開始做手機發布就要選擇一個很專業的平台,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選擇《電子報》,在上面刊登我們手機的新技術,已經軟件和硬件更新,這些學術語言一般人是聽不懂和難以理解的,但是訂閱電子報的人卻是知道什麽意思。”

“等到這些人明白我們新手機的優點和超前技術之後,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幫我做宣傳,有了他們這些專家或者說技術人員做宣傳,說服力就會達到百分之百,到時候我們再推出普化般的廣告,就可以事半功倍,因為我們需要解釋的新科技,這些專家已經幫我們解釋過了,我們無需再投入更多廣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