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0章 一本萬利

一直以來,南都號稱中原的“帝都”,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就是在南都發家的。

不過隨著歲月的流失,這個曾經的“帝都”,早已失去了昔日帝王興家之地的色彩,成了全國三四線不入流的小城市。

但那句話怎麽說來著,破船還有三斤釘,瘦子的駱駝比馬大。

雖然屬於三四線不入流的城市,但南都的人文文化,以及礦物儲藏卻是很豐富的,其中包括難得一見的“中原翡翠”獨玉。

這種美玉只有南都才有,也使得南都自古至今都是個很有名氣的“玉器加工產地”——在南都最大的國營玉器加工工廠,其生產總值竟然占據全市百分之三十的份額。

當然,這些還是其次,主要原因是宋家村自古以來很多村民都是老玉石匠,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一點打磨雕琢玉石的手藝。

宋志超前世的時候曾經看過一本書,很有名,叫做《穆斯林的葬禮》,其中的主人公就是一名玉石加工手藝人,由此可見,這種手藝也算是民粹了,像京劇,戲曲,一樣有流傳下去的價值。

……

宋太公等人聽宋志超這麽一說,這才算是徹底開竅了。

是啊,幹麽守著金山還要飯呢?

宋家村雖然不大,但大家都是手藝人,懂得雕琢玉器的人不在少數,何況南都本地又獨產翡翠,把這些美麗的翡翠加工成珠寶,賣出去,豈不是能賺大錢?

不過馬上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擺在眾人面前。

宋建國當即問道:“宋先生——”

不由自主地,他嘴裏的“阿超”,也變成了“宋先生”。

“你剛才說的那些話我們都明白,可是玉石生意不是那麽好做的,就拿我們南都市最大的國營玉器廠來說,現在的生意也不景氣。”

“是呀,我一個朋友就在玉器廠上班的,聽說他們的工資也老是拖欠,有生意的時候能多發一二十塊錢,一個月有時候能拿二三百,沒生意的時候就只能餓肚子,等待國家救濟。”另外一人附和道。

“所以說,這玉器生意也不是那麽好做的,咱們拿這些玉器當寶貝,問題是國內大多數人才剛填飽肚子,誰會買這玩意啊——就算真的有錢,也買大金鏈子,名貴手表!”

“是呀是呀!這種生意不好做,連國家都做不起來,搞得企業快要破產,就更別提咱們這些鄉下人了。”其他人紛紛議論道。

聽著大家這番話,宋志超突然笑了,“既然大家這麽害怕這門生意做不起來,那麽我就給你們一個保證——凡是你們日後加工出來的翡翠產品,我宋志超全部按件收購!”

轟地一聲,周圍全都炸開鍋。

什麽意思?

他要包圓兒?

按件收購的話,那我們就只賺不賠呀!

怎麽可能,除非他很有錢!

估計又是再說大話。

周圍眾人紛紛議論,宋海明害怕了——自己兒子這是不是中了邪,全部收購呀,你哪來那麽多錢?就算是把我藏在床底下的那十萬塊拿出來,也只能是杯水車薪,到時候花光了,可怎麽和這幫村民交代?

就在宋海明準備提醒兒子不要大包大攬,更不要說大話的時候,宋太公卻不給宋志超機會,哈哈一笑道:“阿超呀,你這些話我們都聽得明白——不過嘛,這玉器的銷路卻是個難題,你肯一手包攬下來,也是好的,不過——”上下打量宋志超一眼,“你讓我們怎麽相信你——準確地說,相信你有這種大包大攬的能力?”

明顯,是有些不太相信宋志超的話。

這時候,宋志超還沒開口,趙金寶已經急了——別人不知道宋志超的身份,他可是清楚的很。

當初宋志超離開潘禺的時候已經是身家數百萬的牛人,然後去了香港,據說那身家更是打了雞血一樣狂漲——連以前跟在他屁股後頭的跟班戚萬達和朱富貴等人,現在在潘禺已經是千萬富豪,就更不用說宋志超了,即使不是億萬富豪,也是千萬級的大富翁。

實際上,趙金寶自以為已經很是高看宋志超的實力,卻沒想到宋志超如今的成就已經超出了一般人能夠想象到的極限——如今的宋志超已經身家百億,並且不是港幣,而是美金。

不管怎樣,現在趙金寶知道到了自己表達忠心,大獻投名狀的時刻,於是他大膽地站了出來,高聲道:“我相信宋先生的話,也堅信他有這種能力!”頓了頓,“如果大家信不過的話,好辦,看到外面我停著的那輛桑塔納沒有?那是我花了25萬買來的,今天就抵押在這裏,到時候宋先生要是不包圓你們的產品……”砰砰砰,拍拍自己胸口,“我趙金寶一力承擔!”

宋太公:“……”

宋建國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