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國際領土上的會議(第2/3頁)

第二天上午,冬日暖陽緩緩升起,照耀在紐約的每一幢大廈上。

紐約曼哈頓區東側,四十二街和第一大道交叉處,一幢大樓前懸掛著一百九十三面國旗,主旗杆上則是藍底白色的聯合國旗幟,這幢大樓就是聯合國秘書處大樓,連接著一旁的聯合國大廈。

這一片占地大約十八英畝的領土雖然在米國境內,但卻不屬於米國,這片地屆被稱之為“國際領土”,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屬於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總部。

在這一片國際領土上,不征得聯合國秘書長同意,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無論是行政官員、司法官員,還是軍官或警官,都不得進入聯合國總部。

聯合國總部內,聯合國擁有屬於自己的消防部隊和安全部隊,還有屬於自己的郵局,就連聯合國總部所需的水、電等其他公共設施和服務都是按商業價格向紐約市政府購買。

平日裏,如果沒有會議舉辦,聯合國大廈的一部分區域會開放接待遊客,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遊覽。

聯合國總部號稱“世界人民之家”,各個成員國都願意把這個“世界人民之家”布置得漂亮得體,同時也想借國際舞台展示各自國家的文化、藝術和理念。

各個國家把精心挑選的禮物送到聯合國總部,聯合國大廈裏裏外外布置著來自世界各國的禮物,猶如一個巨大的博物館,令前來參觀的人們流連忘返。

大會堂外的花園中,碩大的手槍雕像十分醒目,槍管被打成一個結,喪失了發射子彈的功能,雕塑名為《打結的手槍》,看到它的人都會領悟到其中的含義和表達的意願,那就是和平。

《打結的手槍》是盧森堡在1988年贈送給聯合國,之後便一直矗立在總部花園內,象征著聯合國的宗旨之一,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

聯合國北花園裏的另外一尊雕塑與《打結的手槍》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魁梧的男子高舉鐵錘,正在把一柄鋒利的長劍鍛造成耕地用的犁,這“化劍為犁”的主題同樣反映出制止戰爭、促進發展的強烈願望。

這是前蘇聯在1957年送給聯合國的禮物,是著名雕塑大師烏切吉奇的名作之一。

將毀滅的武器改變為創造的工具,多麽美好的願景。

聯合國總部裏最多的還是反映各國文化、歷史的禮品。

這裏面當然少不了天朝贈送的禮品,會議大樓二層,代表休息廳的墻上高懸著在1974年贈送給聯合國的《長城》壁毯。

壁毯長十米,寬五米,面積五十平方米,由十五名織毯大師以二百四十八種色紗織成,充分展現出居庸關長城的恢宏雄姿。

聯合國總部北草坪上,矗立著一只青銅大鼎,這是1995年贈送給聯合國的“世紀寶鼎”,內鑄有銘文“鑄贈世紀寶鼎,慶賀聯合國五十華誕”。

整個寶鼎高兩米六,口徑一米五,重達一千五百公斤,整體造型古樸,工藝精湛。

每一份禮物,都代表著贈與國的一份祝願,這座鼎也不例外。

世紀寶鼎寓意鼎志昌盛,龍兆吉祥,它表達了天朝人民對聯合國的美好祝願,對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新世紀的希冀,這也是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願。

對於普通人來說,今天並沒有什麽特殊,但是對於吳前、庫烈塔、奧爾·罕文,還有在索蘭投資的投資者和索蘭人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天。

因為一場關系到索蘭未來的會議,將在秘書處大樓召開,秘書處大樓裏是聯合國總部的會議廳大樓,三十九層的板式建築內有各種規格的會議室,聯合國成員國代表的表決會議都在此舉行。

因為有會議召開,聯合國大樓當然不會對公眾開放,十分安靜的花園前方,吳前身邊只跟著羅沙琳德和庫克斯,他靜靜的看著不遠處那把“打結的手槍”雕像。

“正是因為難以實現,人們才對此充滿了向往,如果本就如此,那還有誰會念念不忘?”

所有提倡的,都是欠缺的!

遠處,時不時有車輛駛來,一位位代表走下車,走進秘書處大樓。

舉辦這場特殊會議的只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會議廳,並沒有啟用聯合國大廈大會堂。

大會堂是聯合國大廈裏最大的房間,座位能容納近兩千人,只有召開最高級別會議的時候,才會啟用大會堂。

奧爾·罕文自然也抵達了紐約,這會功夫,他正在舉辦特殊會議廳旁的準備室中休息。

今天的他穿得極其正式,著裝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專人為其打理,為了這一天,他早上起床還特別洗了個澡,讓自己看上去精神煥發。

身為重要主角,奧爾·罕文要做的事情不少,他需要在會議上向各個國家代表展示索蘭的諸多信息,讓全世界人民認識這個陌生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