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邀請(第2/3頁)

羅沙琳德來得很早很早,在吳前還沒有醒的時候她就醒了,輕手輕腳的收拾一番便來到了自由紀念碑廣場,站在頭一排的她踮起腳尖回頭望了一眼,非常精準的發現了老板。

而正在細細打量卡瑪·哈裏森的吳前也看到了羅沙琳德,發現她同樣戴了一頂牛仔帽,兩人相互點了點頭。

“哈咯,誒喂往……”

台上,卡瑪·哈裏森帶著無比自然的笑容和台下的選民們打了個招呼,演講正式開始。

“今天我站在這裏,站在一戰結束後建造的自由紀念碑前,一戰結束已經一個世紀,但我們(少數族裔)的‘戰役’仍然在繼續,來自各個民族的移民兄弟,不同膚色的姐妹們,我很清楚你們在這片大陸的生活近況。”

“在當下的米國,十個有色人種兒童之中就有四個生活在貧窮之中,同時少數族裔的人民失業率更是高達百分之四十五,這是一個讓無數人痛心的數字!”

“更讓我感到可怕的是,這個比例每個季度都在緩慢的上升……”

競選演講的內容構成十分龐雜,其中涉及到了許多領域,關乎到人們的方方面面,但宗旨不變,基本是圍繞著經濟貿易、治安、醫療、教育、環保、槍支管控和移民。

卡瑪·哈裏森極富激情和條理性的演講將每一個問題都闡述得十分透徹,同時情緒的調動也非常到位,不僅可以激起支持者們心中的共鳴,更是能帶著他們憧憬美好的未來。

在諸多政見裏,哈裏森尤其對民生經濟、教育和移民三個方面進行了著重的剖析,針針見血直搗要害,每一個改革措施都十分精準的瞄準到了如今的痛點。

其中關於教育,哈裏森說起了她小時候的故事。

“我猶記得我十一歲那一年,讀完小學的我無憂無慮,可我的母親卻整日憂心忡忡,我問我的媽媽,你怎麽了,她告訴我,孩子,你本應該就讀的那所中學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可能無法錄取你,我們要搬家去另外一個郡。”

“當時我並不知道特殊的原因是什麽,後來才知道,那所謂的特殊原因是我的民族,我父輩的父輩來自黑色大洲索國,正因為這一原因,幾乎讓我喪失了接受教育的機會。”

“最後,我的母親用拳頭和那所學校負責招生的官員較量了一番,結果……事情鬧到了法院,在法官的幫助下,我才得以順利的入學,可我媽媽也因為毆打校方人員,被罰款了兩百美元,那是我媽媽一個月的工資。”

“我不要再看到各位為了你們子女的教育問題,用拳頭去捍衛應得的權力,我有我的媽媽來幫我爭取,而你們,相信我,你們有我來為你們爭取權力,這是大家應該享有的權力!”

這個故事的真假很難考證,但卻十分完美的引起了人們心中的共鳴,孩子的教育永遠是一個家庭最為關心的事情,因為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一個民族的未來,國家的未來。

吳前站在激動的人群之中看著台上的哈裏森,墨鏡之後的眼睛微微眯著,心中暗忖:能走上競選道路,並且成為派系內三號選手,實力果真不是蓋的。

就連他這個和演講內容絲毫掛不上鉤的局外人,都可以被那情緒激昂的演講說得有些熱血沸騰,更遑論身在其中,正在遭受此類不平等待遇的人群,心中更是期盼能有這樣一位人物來幫他們主持公道。

演講繼續,其中穿插了提問環節,有人就提到了競選資金的問題。

面對這個敏感、尖銳和討厭的問題,卡瑪·哈裏森並沒有回避,她露出一個充滿自信的微笑,道:“支撐我繼續前進的力量來源於支持我的選民,是你們給了我無限的動力。”

“競選資金暫時的短缺並不會對我造成任何困擾,我不是億萬富翁,可能沒辦法將我的政見推廣到米國的每一個角落,但絕對可以保證,聽到我聲音的人,都是需要我幫助的人!”

心中怎麽想在這個時刻並不多麽重要,讓別人認為自己心中怎麽想,才是最重要的,至少這一點,卡瑪·哈裏森做得十分完美。

接近演講的尾聲,卡瑪·哈裏森非常幹凈利落的做了結束陳詞,剩下募資環節她不是很方便在場,隨後便離開了廣場。

在哈裏森離開的同時,羅沙琳德和吳前一行人也消失在了人群之中。

卡瑪·哈裏森回到畫廊,她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就好像離開會客廳準備開始演講時候吸的那口氣,一直憋到現在才吐出去。

吸入的是勇氣、振作,吐出去的是壓力和緊張。

“南希,我今天的表現怎麽樣?”

哈裏森一邊松襯衫領口一邊問身邊的助理。

南希是哈裏森的貼身保鏢兼助理,類似羅沙琳德在吳前身邊的角色,一位拉丁裔女性,大約三十左右的年紀,寬松的西裝下掩藏著緊繃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