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坎坷且艱難的路(第2/3頁)

密蘇裏州的生物科技非常先進,在動物保健與植物科學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有超過五萬人致力於生物科學,聖路易斯市是擁有全球最多的植物科學家工作、生活、科研的地方。

同時,新能源、汽車工業和信息科技,也非常發達,光伏行業從業人員在米國排名第六,許多汽車品牌有工廠和研究所建立在密蘇裏州,Unisys與IBM兩大IT巨頭也在密蘇裏州設立了地區中心。

而卡瑪·哈裏森要舉辦演講的城市,堪薩斯城,是密蘇裏州最大的城市,位於密蘇裏河與堪薩斯河交匯處,密蘇裏州和堪薩斯州交界處,一城橫跨兩個州,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在飛密蘇裏州的飛機上,吳前清楚的了解了米國大選方面的規則。

米國大選是按照“選舉人票”來決定的,全部“選舉人票”共五百三十八張,是一百名參議員、四百三十五名眾議員、三名華盛頓特區代表的總數。

參議員按州分配,五十個州每州兩名,眾議員按人口產生,約五十萬人選出一名,如紐約州約有一千六百多萬人,就有三十一名眾議員,再加上兩名參議員,總共有三十三張選舉人票。

正因為根據人口分配票數,所以州與州的票數懸殊非常大,手握選舉人票最多的州是加利福利亞州,有五十五票,德克薩斯州位居第二,擁有三十八張選票。

像這些擁有數量可觀選票的大州,是每一位候選人都渴望征服的,常常作為必爭之地,競爭極其激烈。

而像一些人口稀少的州,比如阿拉斯加州、南達科他州、蒙大拿州等,只有可憐的三票。

一個州的所有候選人票,只可以根據州內民眾投票的結果,投給一名候選人,而想要最終奪得大選勝利,需要斬獲五百三十八張選舉人票的一半。

所以絕對不能因為某個州票數少就忽視這個州的民眾,歷史上因為小票數差距輸掉大選的候選人比比皆是!

最近的一個例子是2000年時候小布以五票的微弱優勢取得了勝利,而失敗者小戈的民眾票數其實比小布要多,但最後卻輸掉了大選。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小戈更在意票數眾多的“大州”,而放棄了那些只有三五票的“小州”,從而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簡而言之,候選人需要在每個州拉倒足夠多的支持者,才能決定這個州的票數歸屬,且一個州的票不能拆分,采取全取制度,從而進一步在總體的比分上領先,最終獲勝。

只不過,卡瑪·哈裏森還沒有進行到那個環節,她現在要打敗的競爭對手可不是對方派系,而是和她同一派系,票數在她之上的兩人。

這個環節被叫做初選,也是派系內角逐“人氣擔當”的過程。

選擇在堪薩斯城進行演講,是卡瑪·哈裏森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孤注一擲的決定。

卡瑪·哈裏森當然也想要拉到加利福利亞那樣“巨無霸”州的初選票數,可是她的財力已經不足以支撐她那樣做,所以她只能將最後的“希望”,也就是競選資金放在堪薩斯州和密蘇裏州。

密蘇裏州擁有十一票,六百萬人口,而堪薩斯州擁有六票,兩百九十萬人口。

這兩個州在全米範圍來看,屬於中不溜的那種,不算出頭,也絕對不是墊底,這樣中不溜的州存在感有時候反而比那些只有三五票的“小州”還要低,很容易被候選者忽略。

如果能拿下這兩個州的初選選票,卡瑪·哈裏森在民主派系之中的票數將上升到第二,僅次於前副總統喬登,而名次的上升,也會讓她有希望募集到更多的競選資金,然後去爭奪更多的支持者!

如果卡瑪·哈裏森在派系內都無法勝出,將直接失去與對立派系的競爭,大選之路也就走到頭了。

派系內要爭,最後還要背負著派系、投資者、贊助商的期望,去和對立派系同樣強大的對手“廝殺”。

對於所有競選者來說,這是一場沒有硝煙,卻異常殘酷、艱難的道路!

可即便是選擇了這條路,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走下去。

就在笑臉A380降落的同一時間,一場卡瑪·哈裏森的“秀”又在堪薩斯城上演了。

演講是在明天,可早在昨天,卡瑪·哈裏森和她的競選團隊就已經抵達了堪薩斯城。

昨天吳前看到的視頻,就是哈裏森參加了一場幼兒園聯誼會,在聯誼會上,哈裏森表現出了極度親民的一面,在當地獲得了非常好的反響。

這樣的做法非常符合民主派系的核心宗旨。

今天上午,卡瑪·哈裏森化身成了一位超市的收銀員,她要親身體驗少數族裔在米國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借此制定更加適合這部分人群的法律法規和福利待遇等,以此獲得這部分選民的好感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