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燒錢的項目(第3/3頁)

錢只是一種工具,用這種工具做什麽,才是關鍵,總不可能走到街上直接發錢,說,喂,哥們,我給你一千美金,記得投我一票哦。

那是腦子壞了……

羅沙琳德聳了聳肩,道:“能做的事情,要做的事情都太多了……”

米國總統選舉一直是非常昂貴的,選舉可並不僅僅是站在舞台上口若懸河的給台下民眾不停演講,更重要的是鼓動人們變成候選人的支持者,然後讓支持者為候選人的競選之路投上寶貴的一票。

要完成這個任務著實要費不少的功夫,首先候選人必須要有一個相當規模的競選團隊,這些幕僚小到穿衣打扮,大到各種策略都要為總統候選人做到滴水不漏,光是這些人以及他們活動的費用就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能成為競選團隊的工作人員沒有庸才,大多是單一領域之中的翹楚,這些人得薪資非常高,競選團隊之間互相挖墻腳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更是花費頗高。

選舉最重要的就是宣傳和造勢活動,那麽廣播、電視、平面廣告、網絡以及全國各地的實地演講活動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宣傳費用每一項都價格不菲,更不要說耗時良久全國範圍累積在一起了。

如今絕對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就算某位候選人有經天緯地之才,安邦定國之志,結果財團覺得這樣的人太難控制,不提供資金扶持,到頭來只能是一場空。

金錢的威力導致競選的成本不斷飆升。

米國大選的本質就是一場資本的較量,在絕大部分時間裏哪個候選人花的錢多,往往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這也是促使美國總統大選成本飆升的根本原因。

“其實米國並不缺少優秀的總統候選人,但是絕大部分優秀的人都沒法獲得充足的資金來競選總統,最多只能委身充當某個黨派及候選人的幕僚,或許這就是燒錢式民主的一種弊端吧……”

羅沙琳德將自己的觀點充分表達給了老板。

吳前聽完之後,沉思了一會,道:“總之就花錢造勢,讓民眾更加充分的了解候選人的魅力,從而獲得選票,沒錯吧?”

羅沙琳德和庫克斯點頭,道理就是這麽個道理。

吳前笑著將壓在資料上的手拿開,指著資料上的照片,道:“這位民主希望之星,卡瑪·哈裏森女士在三天前公開表示,她的競選之路恐怕會因為資金不足而走不下去,我覺得,我可以好好幫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