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又要合資

“明面賺回一塊錢,實際上暗地浮虧了兩塊錢!”

再度接到韓皓指示拋售股權的尹慶勛,作為首富的財務大管家,眼下每賣掉一塊錢股票就相當於在自己手臂上狠剁一刀。

股市已經聞到了狂牛怒奔的呼氣聲,中國牛市來臨已經不可避免。

所有人剛熱身準備往上沖,你就要瘦身往回跑,這簡直就是放著金山不要往溝裏淌犯了傻。

本想將股權轉讓給機構投資者,沒想到牛市來臨,廣大散戶對中華集團旗下的股票倒是非常熱衷買入。

全球汽車銷量第一,再加上世界首富的加持,對熱衷概念的股民來說比什麽財報來得都要靠譜。

當出門買菜的阿姨都開口詢問哪一支股票值得買,再加上社會龐大的80、90後人群開始在互聯網新金融浪潮熏陶下踏入理財之旅,熱錢紛紛湧入股市,牛市就是如此不期而遇。

明明大股東在不斷減持,但股票價格就是在持續上漲。作為韓皓商業帝國支柱的中華汽車和華夏汽車兩支股票,總市值已經朝著1500億美金邁進,直逼老牌王者豐田汽車而去。

“你所購買的每一股中華汽車股票,實際上都為中國工業4.0戰略做出了貢獻。”

雖然不是很理解,但這並不妨礙尹慶勛忠實執行韓皓的安排,另外也不能堵住他自帶牢騷的嘴巴。

若是依照他的安排,韓皓借助此次牛市至少還能將身家增長30%,足以傲視全球富豪榜群雄。

可現在將股權出售的話,韓皓無形之中身家至少縮水了20%,並且對公司的控制權還會削弱。

對老板韓首富的某些投資,例如什麽光刻機還有航空發動機,按照全球產業分工布局而論,核心技術都掌握在極少數發達國家手中,大規模投資基本上收不回來成果也不多。這些關鍵領域,沒有國家出手的話,單憑首富一個人的力量,基本是螳臂當車無用功。

“失敗了就相當於做公益活動吧,若是連我都不做工業,那其他人就更不會投資了。

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

現在而言時間比金錢要貴得多。用錢能買到時間,實際上我還是賺到了。”

韓皓已經認準了自己的方向,實業救國,堅定信心毫不動搖。

從接近50%的股權降到35%,依舊足以讓韓皓保持對兩家核心公司的控制權。

趁著牛市漸起的東風,備受關注的中國科創板終於呱呱落地。從籌備到開板一共只用了180天時間,體現了真正的中國速度。

科創板毫無疑問是為了科技創新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渠道,就是打造中國版的納斯達克。

首家獲得批準上市的企業就是ATL,作為中國內地科技創新企業的獨角獸之一,專注於新能源電池研發和生產一條龍的ATL屬於隱形巨人。

依托中華集團龐大的電動兩輪車業務,ATL每年都提供數以千萬塊的新能源電池給消費者,續航裏程逐年刷新。另外,奔跑在各大城市之中的新能源公交車,身上都搭載著ATL的鋰電池模塊。

可以說,ATL早就來到廣大消費者身邊,並一直陪伴他們的出行。

更別提,ATL還是中華集團和特斯拉純電動汽車鋰電池組的供應商,遙遙領先於松下和LG兩大傳統電池巨頭。

為了保證電池供應鏈的安全,特斯拉也趁此機會入股了ATL,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二大股東。

在美股上市的特斯拉股價不斷增長,這讓特斯拉獲得了發債募集資金的機會。他們在市場上募集了15億美金,其中一半用於小型電動轎車Model 3的研發,剩下一半就用來入股ATL。

按照特斯拉轎車高昂的售價,電池要占到30%左右,屬於大額成本支出。伴隨技術的進步,電池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入股供應商有望打通產業鏈。

ATL作為炙手可熱的未來之星,公開上市當然引來了諸多機構投資者,參與認購的戰略投資者數量直接滿員。要知道科創板規定戰略投資者按發行股票數量為限,最多不能超過30名,而且還要持股禁售12個月。在戰略投資股東名單之中,國內各大老牌基金榜上有名,還有不少國家隊的身影。

作為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ATL還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A類每股可以投5票而B類只能1票。

韓皓雖然只保留了30%的股權,但基本都是A類股,擁有了70%的投票權,足以完全控制董事會。

而特斯拉持股比例為10%,但只占部分A類股,投票權只有15%。

至於其他戰略投資者,獲得的基本都是B類股,持股比例為25%,以財務投資為主,無法參與公司日常經營。

除去ATL管理層和核心技術人員持股的2%,剩余28%股權全部上市流通,沒有禁售期。發行價14元/股,一共發行了10億股,募資140億元,上市初始總市值高達500億,ATL屬於當之無愧的帶頭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