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扶持政策(第2/3頁)

簡單介紹華夏工業現在的研發水平,好讓趙全復了解真實情況,韓皓繼續說道。

“未來我們研究院的構架將完全參考采用國外運作模式,研究院將擁有巨大的權力來為整個企業汽車發展做出規劃。每一個新項目,每一款新車型都會出自研究院的大門,我們立志把研究院打造出全國第一乃至世界最前列的標杆。現在研究院大概擁有不到700人,未來三年我打算把人數擴張到4000人。他們都將是你的手下和助力,跟隨你做出一番事業來。”

韓皓把研究院的前景用激情澎湃的語氣緩緩道來,他看到了趙全復眼中閃爍的亮光。

“現在國內的汽車研發機制遠遠落後於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們連正向研發到底需要如何進行正確的步驟都弄不明白。中國人其實非常聰明,只是我們缺少一個好老師教導。剛建國蘇聯大規模援助我們國家建立工業體系時,就曾說過我們中國的學生只要看一眼就能知道蘇聯老師在幹什麽,後來中國經過五年計劃從農業國一舉進入工業國就是明證。

我對你的考核目標要求不高,只要你在中國建立起正向研發的機制就可以打一百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在我就需要你回國來教授許多聰明的中國人‘漁’的正確方法。

不敢比擬當年解放後毅然回國建設的錢老那一批國家脊梁,但至少也是中國現代汽車工業文明的傳播者!”

對趙全復這樣的人,只能用理想來打動他,很明顯韓皓的話觸及了他內心深處。

“想不到你如此年輕,看問題的角度卻高瞻遠矚,能把華夏工業在幾年時間內帶到這個規模,確實不是僥幸。”

之前還對韓皓的看法有所保留,現在趙全復是真正把他擺在同等位置。

“我需要一個保證,如果我回國的話,至少三年時間你不能插手中斷我的工作。要指導建立一個全面的研發機制,需要從許多細小工作做起,三年時間內可能都沒有成效,這是我給自己定下的期限。三年時間後,如果研究院沒有顯著改變,我自己辭職走人!”

作為技術型專家,趙全復最怕的就是外行指揮內行,尤其在國內這是一種通病。研發講的是厚積薄發,急功近利和心浮氣躁都是大忌,往往許多回國的人才無法適應國內環境,就是要面臨許多來自科研外的壓力。

“成交!”

韓皓知道對方在擔心什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敢把研究院交到對方手中就做好了最壞打算。

趙全復離開了,如果當真要返回中國,他還有一攬子事情要處理。如何從克萊斯勒公司離職,如何跟妻子兒女溝通,如何尋找新的助手組建新的團隊……

只要有一個地方出了差錯,趙全復可能回國之旅都會泡湯。

在韓皓身處美國之際,信息產業部正式公布了汽車產業扶持政策。

為了迎接加入WTO的嚴峻考驗,國家正式提出將大力扶持三大汽車集團,促進行業重組,鼓勵其他中小企業加入一汽、二汽和上汽集團。

政府還將對三大汽車集團債務突出問題,特批債轉股方案,減輕企業壓力改善其經營環境。一汽集團將近110億的債務,國家批準了86億的債轉股規模,一下子為其松綁減壓,成為充滿活力的大公司。

同時還強調不排除必要時,通過行政命令對其他中小汽車企業進行組織、協調,以縮短競爭、淘汰的過程,幫其並入汽車大集團。

在稅收財政方面,符合國產化目標的項目要及時減稅返稅,並安排合適的子公司進入股票市場融資,國家將劃撥出專門資金保障三大汽車企業的重點配套項目等。

從官方透露的消息來看,中國加入WTO迫在眉睫,國家出面為三大汽車集團清理門戶,重點扶持它們迅速成長。

最後,還宣布了一汽、二汽集團的人事任免,兩大汽車集團同時換上了少帥。

一汽是早被當成接班人培養的竺天峰接班,剛度過39歲生日的他年富力強雄心勃勃,在國家幫忙減負後對一汽的發展充滿了信心。現在捷達產能逐漸爬坡,已經成為國內和桑塔納相提並論的王牌。大解放和小紅旗都在市場中占據穩定份額,一汽的共和國老大地位不容撼動。

上汽由於桑塔納熱銷,凈利潤高得驚人,是三大汽車集團中過得最滋潤的企業。反觀二汽,就落寞多了,前任掌門人一直沒能把握好節奏,整個企業居然面臨資金斷裂的危險。中央特意從機械工業局空降了一名少帥,直接領導整個二汽集團的改革工作。

和法國雪鐵龍合資的項目從一開始就給二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加上富康的生產線一直處於半空閑狀態,每年光利息錢就能把整個二汽利潤吞噬幹凈。而且卡車方面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二汽無力投入足夠資源升級換代自己的拳頭產品,開始被競爭對手甩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