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虎口奪食

“華夏之光供貨不足,購車人苦等60天未能提車!”

一向來不看好華夏廠造車的《中國經濟報》又刊發文章,對現在華夏之光無法大規模交車的現狀做了專題報道。言語中不乏冷嘲熱諷之意,並暗示之前定下的賭約華夏廠基本上無法賭贏。

當初華夏之光上市取得了轟動效應,隨著產能受限正逐漸失去光環,許多消費者可沒有耐心等待三個月後才能提車,他們就等著今天提車明天拉貨幹活,微面作為工具車可不能耽擱掙錢時間。

上市兩個月,華夏廠只交付給消費者2342台華夏之光,許多訂了車的人後來退了訂單,因為實在等不及了。但在產能嚴重不足,實在無法交車的情況下,居然出現另一怪現象。有極少數消費者願意加價1000-2000元要求優先提車,越買不到他們加價的意願越高。無意中造成奇貨可居的現狀,反倒引發了另一種加價提車的異像。一向來只有進口車、合資車才能享受的待遇,居然在一個完全國產的小微面上出現,說起來算是國產汽車史的一大標志事件。

1997年,對中國人而言,是香港回歸的歷史時刻。在香港回歸後第二天,泰國正式宣布放棄固定匯率,正式引發了亞洲金融風波。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相繼卷入其中,在國外經濟形勢一片下行壓力下,原本打算建成後出口到馬來西亞三菱工廠的配套發動機立即沒有了銷路,這讓正在籌建中的沈航三菱項目面臨夭折的風險。

本來沈航三菱項目就是國家為扶持軍工企業而特意開綠燈而設立,三菱公司同意將來國內生產的10萬台發動機出口到馬來西亞工廠創匯,現在眼看著要黃,各方都著急不已。此時在中國,三菱的2.0L、2.4L發動機想要內銷,一時居然找不到合適的企業,合資廠例如大眾、通用、雪鐵龍都擁有自己的配套發動機,至於其他中國自主汽車品牌一時也用不到三菱公司的貨。

作為軍工廠的沈航集團也很心急,這些年軍轉民一直不順,工資都快發不起了,好不容易期盼來國家牽頭的大項目,如何忍心讓其輕易溜走。為此,得盡快給這批10萬台發動機尋找合適的賣家,不然此項目就得告吹了。在工業部牽頭下,想讓同在東北的一汽把沈航三菱這攤子業務接過來。可是一汽自己引進了克萊斯勒488發動機經過改造升級已經有了30萬產能,和大眾合作的一汽奧迪項目發動機也有30萬產能,擁有共計60萬產能的一汽根本看不上三菱的發動機項目。

要知道1996年中國的轎車銷量總共才39萬輛,其中賣得最火的桑塔納占了21萬輛。預計1997年的轎車銷量略增長,一汽如何還敢吞下三菱的10萬台發動機。

一汽不要,上汽更加不要,也不用提二汽了,突然之間,三菱發現自己在中國大排量發動機市場一時之間顯得多余了。

大國企們不要,但還是有戰略眼光的人看到了三菱發動機的潛在好處。現在不單是要往項目裏面投入資金,最大問題還要為將來生產的10萬台發動機找到穩定的婆家。

沈航三菱項目的困境很快傳到了韓皓耳中,10萬台2.0L、2.4L三菱發動機真是一筆誘人的肥肉。雖然現在華夏廠只是生產微車,發動機有1.2L足足有余,但將來肯定會進入緊湊型、中型轎車市場,這個時候三菱的發動機就能派上大用場。

這個三菱發動機項目屬於戰略性資源,就算現在用不到,但將來一定大有用處,韓皓在心中做出了肯定的判斷。有了發動機,難道還怕造不出來合適的汽車嗎?大不了華夏廠就自己生產大面包車、皮卡和越野車。

打定了主意,韓皓主動和沈航三菱方面取得了聯系。

“資金嘛,是第二考慮的要素,現在最關鍵是將來投產後發動機的銷路問題。你們華夏廠實力有限,我們沈航打心底不看好貴方能吞下10萬台發動機銷路。”

三菱發動機項目是中、日、馬三國政府出面達成的合作協議,合作方都是知名大企業,現在你一個剛進入汽車行業的民營企業想接手,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了,沈航方面不假思索拒絕了華夏廠的請求。

沈航三菱注冊資本為8個億,一共有6家股東,其中三菱以技術入股,按照股份比例,只需要4億元就能控股這個合資發動機企業,對於想進入汽車行業的韓皓來說,代價不算大。因為三菱發動機項目,還會配備對應的手動變速箱,如果得以進入其中那麽華夏廠在將來都不會為動力系統而發愁。

尤其是品嘗到微面發動機被人卡住脖子而面臨銷售困境,韓皓更加迫切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動力系統,為將來進一步做大汽車行業而儲備。他已經盤算好,如果能拿下三菱發動機項目,就上馬大型面包車業務,消化掉10萬台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