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6章 楚垣夕要開始zhuangbility了(下)(第3/5頁)

原本按照正常邏輯采訪到這裏就該結了,但采訪提綱是楚垣夕擬定的,所以必須繼續往下扯。記者結束了這個氣人的話題,轉而問:“我還聽說巴人賺了很多錢但是都趴在賬上?按說一般企業賺到錢了肯定要擴大生產,或者做些投資之類的,總之讓現金周轉起來發揮效率。您為什麽按兵不動啊?不符合您去年同期的資金使用效率,讓人不解。”

楚垣夕反問:“你沒聽說點什麽小道消息?”

這反問頓時讓陳炳燁感覺超級灑脫,這是把“拿著不是當理說”叠代了嗎?

“呃……有傳言說您是打算拿這部分錢做投資。”記者有點被突然襲擊的感覺,甚至把提綱拿出來看了看,發現確實該問這段了,只是沒想到楚垣夕自己把哏給逗了出來。“是您二次創業的小康生活?”

“有這個計劃,看小康順利不順利,前景怎麽樣。前景好,巴人這筆錢投進去,周轉的效率比在巴人更高。”楚垣夕故作輕松,“我個人比較反對賺了錢了就擴張版圖盲目並購投資,巴人並購投資什麽呢?

別的MCN機構嗎?有並購MCN機構的錢,自己做能做出五六倍規模出來。

並購遊戲?遊戲版圖是很大,但是巴人給自己的定位是做一款成一款,高質量高要求,並購其它團隊或者遊戲公司能把控質量嗎?連把控立項過程都很難,別說研發了,這種並購沒意義。

我看這筆錢在巴人內部比較高效的周轉方式反而是投影視劇,比較契合自身調性,但是影視劇現在也面臨復雜的問題。

另一個出口是內部孵化創業項目,目前做示範的case巔峰視效做的還不錯,但是用不了幾個錢。

反而是小康處於巨大的趨勢紅利裏,賺錢的效率更高。這種公司募資要不是因為我是巴人的實際控制人,巴人沒什麽機會投進去,你懂嗎?巴人的錢能投資給小康是巴人集團賺了。有些人就是搞不懂其中的主次關系,瞎傳風言風語,糊塗。”

記者雖然早就知道答案大致什麽樣,但是楚垣夕這番措辭本身信息含量實在太大了,好半天才驚愕的說:“原來您面對關聯交易的指責,是這種心態?難怪有些投資人覺得您對他們不好,原來是投資判斷上存在巨大的分歧。”

“確實是這樣。不過這些指責我對他們不夠好的投資者是不是太自私了?他們占股才多少?巴人的創始團隊和員工持有的份額是多少?這些聯合創始人和員工沒有幾個跟我進小康的,都在巴人集團內繼續貢獻力量。那憑什麽為了照顧他們那麽一丁點的份額,就要我的聯合創始人和員工這麽多的份額一起錯過小康的快車呢?犧牲這麽大才叫對他們好?拖後腿也不是這種拖法吧?”

其實楚垣夕是想埋汰魔都這幫大爺們的心態不成熟的,本來想說他們是不是存著創業者低賤而投資者高貴的想法來著,但是想想這裏是魔都不是帝都,萬一被人打一頓怎麽辦?所以還是嘴下留德吧……

即便如此,一番話還是噴得記者啞口無言,愣了一下才問:“您對小康的信心比對巴人還足啊!那巴人和小康在您心目中是個什麽關系呢?”

“在我心目中啊,我用遊戲的方式來解釋一下吧。”楚垣夕說出早就想好的答案:“我相當於是玩一場即使策略類的遊戲,巴人和小康是占礦和暴兵的關系,先占礦,再暴兵。你玩過《英雄無敵》嗎?類似於我先建國會爆錢,有了錢再造兵打仗。”

“哎這麽一說我就懂了。”記者眼珠一轉,“這麽說來小康需要很多很多錢啊。”

“那當然了,小康當然需要錢。比如冠名個強档綜藝之類的,沒一億不行吧?這錢可是幹撒,不能直接體現為收入的,資金不雄厚玩不轉。不過現在錢上基本沒什麽大問題了。”

楚垣夕一邊亮出飛刀,心裏一邊想:怎麽能讓泰山台的領導們看到這篇專訪呢?自己在朋友圈轉發一下,然後再留個言炒作一下話題?至少衛寧和許彥平應該能看到吧?emmmm……

可惜就是房詩菱把deadline拖到八月十號了,今天才二號,不知道她得以什麽心態挺到十號咧?

不過這把飛刀只是隨手一丟,下面的大閘刀才是重點,也是本輪采訪的尾聲。

只見記者再次看了下提綱,問:“我有個同事前些天采訪了開門客的董事長程慧琳女士,然後提到您的地方很多啊,您有什麽想說的麽?”

這個問題頗不高明,相當於直接挑事,沒仇恨也能硬拽出仇恨來。但因為是早就定好的提綱,楚垣夕心有腹案,說:“開門客啊,我對程總不了解,一面之緣而已。她說的我都看了,都是一些家長裏短和猜測。我想說的是,開門客裏我感覺最對不起的人是阿啞,啊,就是他們的COO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