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紅色經典(第2/2頁)

“我們拍電影的人就是跟著時代的腳步,記錄時代裏的一些視角和標準。有些舊電影當時覺得很好看,但是現在看就會覺得有些距離,所以如果我們老是重復過去的東西的話,就不會給電影工業帶來一股有生命力的能量。你要用現在的語言詮釋老故事,這樣就會有新的意義產生。

有的導演拍了一部好電影,後人為了致敬再給他拍一個跟他一樣,我覺得這不是致敬,反而是有點不尊敬了。我覺得我們當代的電影人還是要對當代電影的創新有一定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這是在解釋為什麽要拍《智取威虎山》……

“為什麽是《智取威虎山》,而不是《白毛女》、《紅色娘子軍》?”

“……因為《智取威虎山》算是我記憶比較深刻的一部作品,我爸是個教授,比較喜歡西方那套東西,但他很喜歡《智取威虎山》,所以,我肯定會拍《智取威虎山》……”

“讓現在的90後喜歡這部電影的最大秘訣是什麽?”

“就是改掉裏面的說教內容,藝術最忌諱說教。你為了解釋一個概念,可以說教。但是藝術不需要這樣講。電影裏,在夾皮溝戰役前,我們本來拍了一段動員會的內容,後來就剪掉了,因為不需要這些。觀眾只要看到他們保護村民,就心知肚明了。”

“有沒有遺憾?”

“最大的遺憾就是《智取威虎山》的片長,按照原本的劇本設定,應該有一個楊紫容出賣的劇情,然後他才能順理成章的坐上二把交椅,但這段如果剪進去的話,時長最起碼150分鐘,所以,只能拿掉……”

當然要拿掉,否則,很難過審……

《智取威虎山》最大的毛病就是座山雕智商忽上忽下,這麽吊的一個人,居然因為幾次試探就放過了?

夾皮溝戰役沒派他去?

只能安排一段欒平上山,兩人對峙的劇情,算是勉強圓了BUG……

呂瀟然知道這是個BUG,所以他主動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