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準備下手(第2/2頁)

如此,一切都準備妥當,明天的人代會必定萬無一失!

……

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二日,德江建市後的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在德江人民大禮堂舉行。

上午八時許,德江人民大禮堂內,鮮花著錦,翠竹欲滴,黨旗,國旗並列,大紅的顏色將整個會場裝點得濃重而熱烈。

全德江五百余名市人大代表,陸續到場,片刻,便將空闊的禮堂,填充近半。

這些人大代表們,三分之一出自德江市的黨政幹部,三分之二出自工農兵。

平素難得有圈子將他們團聚一處,今次的人代會,理所應當就是大家相聚的一次盛會。

可今次的人代會,從一開始就蒙上了一層陰影,這點不說別的,但是昨天傍晚,全市人大代表匯聚德江後,一輪又一輪的領導談話,進行到了大半夜,無非是說些貫徹組織意圖,遵守組織紀律的廢話。

是以,今次一早,到場的一大半代表,都歪在靠椅上打盹兒。

李無極來得很早,他選中的是第三排左側中間位置。

和大多數人一樣,他也帶了文件包,不過他的不是大多數的黑色帆布工包,也不是皮包,而是大號的雷鋒包,裏面不知裝了什麽,撐得鼓囊囊的。

在座位上坐定後,李無極便抱了膀子,像此間大多數人一樣,將頭歪靠在椅背上。

不過和旁人昏昏欲睡,鼾聲漸起不同的是,他李某人雖也閉眼,卻毫無睡意,盡管昨夜一整夜,他也根本不曾入眠。

的確,任誰領了如李無極般的任務,也定會一如他般,神舍難安!

確切地說,即便是到現在,李無極也時不時懷疑自己昨天遭遇的一幕是不是在做夢。

他真得不敢相信古錫銘會下達這樣的指令,即便是再親自和自家叔叔通過電話得到確認後,他仍舊不敢相信自己的大好前程,就要在今朝飛灰煙滅。

實事求是地講,他也確實動過抗命不尊的打算,畢竟,他李某人如今的前程可謂繁花著錦,烈火烹油,前途一片光明。

按照如今的勢頭,官場上的天塹副部,也未必不能奢望。

可是最後,周道虔的指令,他還是接。

因為不接不行,如果說,他不接,這次死去的是周道虔,他完全可以硬下心腸。

最多就是看著這個不爭氣的叔叔隕落,最多頭上少了把保護傘,可自己的官帽子還在。

可如今的情況不是如此,他接,官帽子可能飛了,可周道虔在,這保護傘就在,以後求個富家翁,還是無壓力。

不接,周道虔照樣能讓他官帽子飛了,與此同時,連保護傘也飛了。

這筆賬,在李無極心頭盤算許久,最終,他還是硬著頭皮來了。

這會兒,他閉目假寐,腦子裏沒想別的,想的就是怎麽將這場表演,演得盡善盡美。

讓人,尤其是,讓那位薛書記知道,他李某人此次伸援,純粹是出自公心,純粹是出自對薛書記的敬仰。

此舉的好處有三。

一者,不會讓人懷疑他李某人另有機心,是作為一個有底線,有良心的幹部,看不過眼某些人和事,才出得頭,乃是無私之舉,如此,組織對其破壞選舉的罪過,也必然會輕罰。

二來,這樣也能更好的保護背後的周道虔,不至於讓人懷疑他的動機,爾後深挖是誰指示,最終將周道虔拉出水面,雖然他李某人惱恨周道虔為叔不義,可事已至此,他還是不願失去這個堅強靠山。

第三,既然辛苦費了,他何不順水推舟,跟那位名聲不小的薛書記,結下個善緣,畢竟,他周道虔侄子的身份是隱在暗處的,不會惹那位薛書記懷疑。

而結下這個善緣的好處,那就實在多多了,至不濟,到那位薛書記手底下替他那不義叔叔做個臥底,還是綽綽有余的。

心中細細思謀,暗暗盤算,利弊都想得通透了,李無極也暗暗冷靜下來。

精神這一穩定,陣陣困意竟襲上心來,他方要歪頭睡去,胳膊被人碰了一下,便聽聲道,“李縣長,巧了,巧了,真是您啊!”

李無極睜開眼,入眼的是個打扮土氣的胖子,領口處打個大紅領帶,極是紮眼,腦袋裏輕輕一轉,他還真就認出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