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好戲才剛剛開始(第2/3頁)

亞當斯擡頭看了看陣地,槍炮聲已經開始變弱,部隊的抵抗已經很微弱,大部分人都應該戰死了。他微微嘆了口氣,轉頭告訴身邊的士兵說,你們投降吧,然後他掏出手槍跳下樓,向古沖了過去。

整個部隊被打殘了,士兵大多已經陣亡,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古。所以,亞當斯恨透了這個毀滅整支部隊的罪魁禍首,決定拼上性命也要殺掉他。

古大概猜到了亞當斯的想法,拔出手槍,迎向了亞當斯。一個穿著外骨骼裝甲的現代士兵與一個佩著軍刀的戰士在戰場上開始了生死較量,整個戰鬥看上去有些怪異,像是二十二世紀的士兵與十九世紀的士兵在決鬥。

不過古的裝束雖然看上去很古老,看上起跟普通人沒什麽區別,但他是最新型的智能機器人,有著超強的戰鬥力,跟身著外骨骼裝甲的亞當斯打起來絲毫不落下風。

兩人先是用熱武器打,把手裏的子彈打光之後,便開始了近距離的肉搏,沒有漂亮的打鬥動作,也沒有什麽華麗的招式,就是最簡單、最原始的肉搏。但這種最原始的搏鬥反而讓人覺得真實,鮮血飛濺的場面讓人簡直不忍去看。

經過一番死鬥,最終還是古占了上風,將亞當斯打到在地上,用軍刀抵住了亞當斯的脖子,道:“投降吧,少校。不要做無謂的犧牲,你已經用勇氣證明了自己無愧於身上的軍服。想想溫萊特將軍,他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向日軍投降,最後他不也參加了密蘇裏號上的投降儀式了嗎?如果你現在能跟總統聯系上,相信他也會批準你投降的。”

亞當斯沒有說話,但手松開了,自己確實盡力了,他擡頭仰對天空,閉上了眼睛。

鏡頭迅速拉向空中,上帝鏡頭,而且越來越高,地面的亞當斯、古,以及其他人浪士兵和機器士兵都變成了小螞蟻,完全分清哪些是人,哪些是機器人了。

鏡頭停住,慢慢擡起,向天邊慢慢推去,整個戰場一片狼藉,滿地屍體,到處是熊熊燃燒的坦克和車輛;鏡頭慢慢推到了天邊,此時已經是下午,天邊如血的殘陽更讓整個戰場添加了幾分蕭索和死寂。

鏡頭切換,大全景,天空碧藍,白雲朵朵,一架大型運輸機在平穩的飛著。

鏡頭切到機艙裏,一群灰頭土臉的士兵,緊接著是士兵們的特寫。有士兵在問,我們這是去哪裏?我們能回家嗎?但沒有人回答。

亞當斯的特寫鏡頭,他微低著頭,目光深邃,不知道在想什麽。

鏡頭切到機艙外,運輸機在藍天中緩緩飛行,一幅地圖慢慢從畫中浮現出來,飛機與地圖疊在一起。這是電影中經常用到的轉場技巧——疊化,當地圖和飛機疊在一起的時候,一道紅線在地圖上遊走,向著南極的方向前進,紅線就是飛機的航線。

銀幕前,很多沒看過小說的觀眾覺得非常意外,沒想到亞當斯會輸,更沒想到亞當斯會投降。按照好萊塢電影的套路,亞當斯應該能夠逃掉,然後意外發現AI的弱點,最終粉碎AI的陰謀,取得勝利才對啊,怎麽他真的投降了?

看過《上校的軍刀》小說的觀眾知道他們接下來會被運到南極,在亞當斯他們被運到南極之後,很快會爆發刺殺事件,然後故事就結束了。他們看了看表,現在時間才90多分鐘,而電影是190多分鐘,時間才過了一半,不可能像小說那樣,很快就結束的,接下來會演什麽呢?很多人都變得好奇起來。

在場很多導演,尤其是好萊塢導演都非常吃驚,這個轉折完全不符合好萊塢電影的習慣,像戰敗被俘之類的情節一般都是在電影開頭,很少演到一半出現這種顛覆性的轉折。

拉娜·沃卓斯基小聲道:“亞當斯他們應該是被運到南極去了,電影裏面講過南極是機器人重要的基地,人類部隊進攻了幾次都沒打下來。亞當斯他們被運到南極之後,肯定逃出來了,炸毀了南極AI的重要設施,最後人類順利反攻?”

安迪·沃卓斯基道:“張然不會這麽拍吧,這也太狗血了!”

卡梅隆和雷德利·斯科特都眉頭微蹙,也想不通張然為什麽會這樣安排,不過他們有種感覺,這個轉折很重要,會讓這部本身無比出色電影變得更加不可思議。

張藝謀見在場的導演們對劇情發展非常驚訝,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心想戰爭戲結束了,而電影最精彩的部分才剛剛開始。拉鋸式橫移長鏡頭、超低空巡航長鏡頭,這些都是皮毛,這部電影真正牛逼的地方在結構。這部電影跟以往所有電影的結構都不同,張然采用的是一種類似宋詞的結構,整部電影分為上下闋,上闋講戰爭,而下闋講人,通過上下闋的對比來表達他對戰爭、對生命的思考,以及對人類未來的思考。現在上闕結束,下闋才剛剛開始。你們等著看吧,等你們看完就知道什麽叫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