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家禽場(第2/2頁)

阿沖叔拍著龍頭:“這活得好好量,沒說的,我苗家的龍頭也得照這個來,這簡直就是個龍樣子啊!不過這麽大的巖桑木那是想都別想了,我在山裏尋尋有沒有這麽大的青岡頭子吧。”

說完又道:“這事情還得拉上篾匠,整三艘大龍船,木料好說,不過這桐油,漆料,麻絮,消耗不是一點半點,這些都要提前備辦起來。”

唐少平說道:“那我一會兒就去找篾匠叔去。”

阿沖叔說道:“一個月,等我回去將寨子裏的木樓隊伍拉下來,一個月搞定三艘龍船。然後你們就可以先練習起來了,接下來兩個月我們搞龍頭龍尾,準備彩漆,等船體穩定之後裝點一番,這個端午,我們熱熱鬧鬧一起過一場!”

從祠堂出來,阿沖叔將幾個鳥蛋交給李君閣。

這也是老規矩了,苗寨周圍投喂點的聰明鳥兒,在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後,產卵的時間和批次都大為提高,每天從寨子裏下來的人,總會送幾個育爺爺和山上巡山隊找到的鳥蛋下來。

想到家禽廠建立起來後,還沒有去視察過,李君閣決定順便和苗娃過去看看。

跟阿沖叔約好找日子去夾川別墅量尺寸定制家具後,李君閣和苗娃坐上電瓶車去忘憂谷。

忘憂谷家禽場,又是一個大型養殖基地,現在裏邊是小腳烏雞的天下。

家禽場外面是一大片草坪,那裏是每天烏雞定時活動的場所。

草坪邊上有一棟白色兩層的小建築,是孵化中心和科研基地。

王曉柏他爹,王東方的二兒子王慶華,是這裏的負責人。

不過他這空軍司令當了好久的光杆,之前就是負責村民建木樓時收集上來那些,到今年春節前一個月才算是鳥槍換炮。

伺候小腳烏雞李家溝人是一把好手,以前沒有孵化箱的時候,用棉被炭爐都能把人工孵化搞出來,現在那就更加不用說,王慶華帶著村裏一些閑不住的老大娘們在這裏負責。

李家溝集團現在財大氣粗,標準一升再升,做事一步到位,最後耗資一千兩百多萬,從德國引進主要設備,配備一整套全階梯式不銹鋼雞籠、自動飲水系統、電動清糞系統、免疫防疫監控檢測系統和科學的飼養管理全程工控系統。

還單配了一棟實驗樓。

整個工程,可以實現自動添料、自動送水、自動控溫、自動清糞、自動收蛋,以後還要引進全套生產線,實現自動屠宰,自動分割,自動包裝。

理論上說,全部設備投入使用後將達到二十四萬只雞的養殖規模,屬於大型家禽場,不過管理人員只需要四個人,而產蛋量一天卻能高達四千公斤!

這還是因為小腳烏雞為肉蛋兩用雞種,產蛋量不高的緣故,如果全部飼養蛋雞的話,產蛋量還能提高三倍以上!

王慶華已經發現了小腳烏雞裏邊有不少是愛下蛋愛長肉的,他準備將這一部分挑出來精養,比照豬場,將李家溝農開公司家禽場的種雞譜系圖建立起來。

李君閣知道後不由得偷樂,王慶華發現的那些,其實是自己偷偷在空間裏孵化培育選種過好幾代又偷偷混進去的。

可算是又成功作弊一回了!耶!!

這個家禽場,同樣是環能工程的一部分,鳥類消化系統不發達,所以雞糞裏邊的營養成分還有百分之七十。

經過除味,添料,加工之後,雞糞又可以變成種魚飼料,還自動多了多種消化酶。

其余的汙水,通過水道納入沼氣處理循環。

苗娃最討厭的是豬場,可雞場他卻很喜歡,看來只要不是被迫懷孕的,他就能夠接受。

他在家禽場最喜歡做的事情,那就是伺候小雞們出殼。

育爺爺撿拾下來的鳥蛋基本上都是雞類,全套孵化流程和小腳烏雞差不多,王慶華操作起來那是輕車熟路。

兩人將新到的卵送進孵化箱,然後開始打量實驗室。

實驗室裏除了孵化箱,還有一溜保溫箱,裏邊已經有不少嘰嘰叫著的小雞苗了。

各種小雞苗顏色,體態,大小都不一樣,李君閣也分不清什麽是什麽。

苗娃勉強比李君閣強上一點,指著保溫箱說道:“這個是錦雞,這個是長尾雉,其它的……認不出來了。”

李君閣笑道:“可以啊你!現在都滿嘴的學名了!怎麽認出來的?”

苗娃指著保溫箱上的鳥蛋圖片:“雞娃認不得,蛋倒是認得一些。”

李君閣說道:“所以說跑山匠的功夫,還是不能跟科學家比,太糙!科學家們可是連鯉魚多少根骨頭多少條肉都研究得清清楚楚,我們呀,還得學!”

苗娃托著下巴看天花板:“你這要求也太高了點,老子想當科學家那年,還是我媽剛給我戴上紅領巾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