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高手在民間(第2/2頁)

小格笑道:“上次住民宿就已經夠舒服了,沒想到這次還要更舒服,這哪裏是來工作,這簡直就是來享福來了。”

李君閣笑道:“那趕緊,我去拎餌料,這窩子還得養一陣,等養好就到窗口期了。”

餌料其實很簡單,就是煮到略微開花的老玉米粒。

丘老師撿了兩顆丟嘴裏:“嗯,味道不錯,這是今年剛下來的新鮮玉米!”

李君閣都氣笑了:“丘老師你也不怕我在裏邊加了誘食劑,啥來不來就往嘴裏扔!”

丘老師笑道:“你就沒打我那裏進過誘食劑,你李家溝最多就是麝香酒中藥酒,我怕個屁!”

李君閣嘿嘿壞笑:“你簡直小瞧我李家溝,你就沒有聽說過牛屎窩子,糞磚窩子?”

牛屎窩子就是用新鮮牛糞拌上谷子芽,麥子,玉米打窩;糞磚窩子就是將燒紅的磚塊浸入豬糞坑入味後放到窩點誘魚。

這些都是農村常用的打窩方法,丘老師當然聽過,嚇得臉都白了:“你……你不會加了那些吧?”

李君閣都笑壞了:“那是釣草魚鯉魚的,哈哈哈看把你嚇得!”

丘老師這才反應過來:“你一分鐘不皮都不舒服!趕緊幹正事!”

接下來就是老頭們上場了,給小格介紹釣組配置。

其實這跟李君閣用的帶漂遠投沉底釣組差不了多少,不過在浮漂後邊多了個打孔鉛墜壓線用。

浮漂是長粗尾大浮漂,鉤上邊那枚的鉛墜剛好能吃掉漂體的浮力,漂尾的浮力剛好可以承受兩粒玉米粒,這樣掛上一粒玉米後,漂尾還能有一半露在水面上。

拋竿之前,小鉛墜,浮漂,大鉛墜全部集中在鉤的上方八字環位置,拋出去後,大鉛墜沉底,浮漂牽著釣線和剩下的釣組升起來,然後浮漂卡在線上太空豆的位置,露出水面一半的目數,玉米粒則懸浮在水下一兩米的位置。

然後搖緊多余的魚線,放竿,這就算打好一根遠投竿。

老李和老曹各打了一根竿子,然後開始打窩。

打窩器是拳頭大小的一個勺子,下邊有一米五長的把手,有點像一個小鏟子。

舀了一勺玉米粒,老李如同耍棍一般將勺子從後往前越過頭頂猛然一揮,一勺玉米粒直飛到幾十米外,如同下雨一樣嘩嘩落到兩人浮漂的位置,玉米粒散開方圓有三米直徑。

兩人一人負責看竿子,一人負責打玉米,十五分鐘後,輪換操作。

每勺玉米的量逐漸減少,但是窩子裏明顯開始有了動靜,浮漂偶爾被魚撞線後帶動,變得搖晃起來。

突然一支浮漂被拉得一下子斜沒入水中,老曹舉起竿子側揮了一百八十度,中!

丘老師一邊觀摩一邊在旁邊講解:“大家注意看,老曹的起竿手法,明顯比普通的起竿手法幅度大了很多,幾乎從前到後一百八十度,我們按遠投竿五米四計算,這一下收線長度達到了十米!”

“這是因為水線有一個先沉入水底再回到水面的過程,和平時垂釣水線的理論上正好構成一個三角形,以前是一條邊的長度,現在是兩條邊的長度,刺魚幅度自然也要相應增大,才能有效中魚!好,老曹中魚了!果然是民間高手,這條魚個頭不小!”

然後就見老李將打窩勺一扔,抓起了另一根竿子向後猛揮,然後開始收線。

“好!這方法果然厲害!老李也中魚了!兩位老人家手法非常熟練,一看就是長期在水邊垂釣的老手,哎喲不行抄網還沒準備,我得將抄網準備起來。”

然後丘老師又是一通忙,將抄網接好後跑到兩人中間,回過頭對著鏡頭嘿嘿笑:“剛剛我第一次拿的那個抄網頭老李說小了,我倒要看看這翹嘴到底有多大。”

這時老曹的那尾已經被拖近,丘老師將魚抄起,大翹嘴在抄網裏瘋狂蹦跶。

等到將魚鉤取下,丘老師拿出量魚尺鋪到地上,七十多公分,小關刀。

小格拿著抄網賊笑:“剛剛曹老師那尾李老師說肯定沒他這尾大,那尾七十多公分,現在這尾那肯定就上八十嘍?期待是米級大關刀呢。”

這種釣法鉤線都比較粗暴,沒辦法,要承受這麽猛烈的拋杆揚竿,線細了肯定不行。

因此中魚後收回來就比較輕松,很快老李的這條已經就搖到了邊上。

比剛剛那條長了足十厘米,這就過十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