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懸天鷂子(第2/2頁)

嘉州四老和秋丫頭都過來圍觀,算是觀禮嘉賓。

育爺爺將一枝稻苞遞給王美嫻,讓她嘗一顆裏邊的新米,然後問道:“香不香?”

王美嫻點頭:“香!育祖祖這就是苗寨的烏金稻啊,蜀都賣得可貴了。同學們都羨慕我可以天天吃。”

育爺爺又遞了一穗給她,問:“那再嘗嘗這個,看看甜不甜?”

王美嫻回答:“甜!可甜了!祖祖說這是九裏香,用九裏香做的醪糟又香又甜,做米酒都比別的糯米多出好多!”

李君閣聽得直翻白眼,媽蛋這妖孽!明顯是在看人下菜碟!

果然就見育爺爺開心得合不攏嘴,摸著王美嫻的頭說道:“美嫻實在是太乖了!不但認識,還能說得出道道來!以後假期裏就到祖祖家裏來,我們山裏好多好東西呢,祖祖都給你們備著!去玩吧!”

然後小銀子就說道:“美嫻我們去看兵器吧!把寨爺爺這裏兵器最多!”

敬子倫就羨慕地看著小銀子腰間的銀鞘小尖刀:“小銀子,這是你自己的?你爺爺準許你玩刀?”

小銀子得意壞了:“這刀我打生下來就有,我們寨子裏男孩子生下來親戚都會送來一塊鐵,以後每年還要重打一次,一直打到我十六歲成年。”

說完又嘆氣:“唉,家裏的那塊鐵還有一大半呢,什麽時候才能長大啊……”

說得孩子們興趣都上來了,一窩蜂跑了出去。育祖祖家裏好玩的東西多,十八般兵器樣樣齊!

嚇得李君閣趕緊對阿音努嘴,說道:“都是真家夥,阿音你趕緊跟著!讓他們玩玩花弩小弓得了,那些真家夥別亂碰!”

倒是育爺爺不以為意:“寨子裏的孩子都是從小玩刀玩到大的,也沒見出事,城裏孩子啊,就是太小心!”

阿音笑著應了,但還是出去跟著。

李君閣這才有時間祭拜,然後就見到這次的擺設和苗年時不一樣,好奇地問道:“咦?吃新節的祭禮和過年區別這麽大?”

育爺爺笑著解釋:“節日區別本身不大,這不是棰了牛嘛,棰牛是大祭祀,講究就要多些。”

地上靠中柱的地方,擺著一個簸箕,簸箕中間放著一大塊糯米飯,差不多七斤重。一個碗裏邊放著一大塊完整的熟豬肉,一個裏邊是切塊的熟豬肉,另外還有五條小魚,一碗生米,邊上一圈小碗,盛著五碗米酒。

奇特的地方在於糯米飯上還插著兩支牛角,大頭靠在中柱上,角尖插在糯米飯裏。

牛角還分了公母,一大一小,母牛角素的,公牛角上還雕有花紋。

簸箕邊上擺著兩張小板凳,板凳上放著兩個籃子,一個裏邊放著一套女性服飾,另一個裏邊放的東西就嚇人了,竟然是一把李二毛子那種手槍!

育爺爺解釋道:“這叫‘簸箕飯’,棰牛祭祀也有講究,東西只能是單數不能是雙數。”

“母牛角裏裝的是甜酒,公牛角裏裝的是米酒,甜酒是一會兒自家喝的,米酒是一會兒客人喝的。”

“兩個籃子,一個裏邊是我媽生前最愛穿的衣物,一個裏邊是我爸最喜歡的物事,當年走馬幫的家夥。”

丁老就又開始發感慨了:“禮失求諸野啊……”

倒是李君閣看著那駁殼槍有些麻爪:“爺爺,這槍……”

育爺爺將槍從籃子裏取出來:“看,沒有擊錘,槍眼也堵了,打不響的,就是個念想。”

李君閣翻看著手槍,和李二毛子的一樣,推平了準星那種,問道:“那祖祖當年也是個牛人?”

育爺爺呵呵笑著搖頭:“都是下死力氣吃飯的,什麽牛人。不像現在,人在家中坐,客從山下來!比皮娃你差遠了!先生們說是不是?”

吳曠將槍接過去翻看,笑道:“都是好漢,一位文好漢,一位武好漢!水泊八百裏,既有豹子頭,也有智多星嘛!”

李君閣翻著白眼:“吳老師你這可不是在誇人,你說的這些都是匪號!”

育爺爺倒是開心得很:“嘿嘿嘿,吳老師謬贊了,可不敢和梁山好漢相提並論。不過我家祖上,當年倒也有個名頭,叫‘懸天鷂子’!”

李君閣就手扶腦門,媽蛋都是鳥類,這名號比自己的“菜鴿子”威風十八倍!

現在可算是明白了,難怪到今天小銀子都還認為能從懸天崖腳巴窩爬上來的才是好漢!

明面上是你們寨子跑馬幫,只怕貨物裏邊,不少都是蜀山上各匪巢收來的贓物!老時間裏的懸天寨跟匪窩,那就是一種奇怪的共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