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孩子般的小芷(第2/2頁)

說完又美滋滋地說道:“不過話說回來,別家沒有四祖宗這樣的能人,怕是想搞也不知道流程。對了給你看一樣東西……”

說完得意地翻出一個冊子,指著上邊一個個字地念:“看看,我黃家的族譜,這字派詩精神不?‘德正欽仁聖,藝雋啟家征。崇寧希永嗣,承賢紹遠聲。’皮娃給造的!”

老劉看著這字派詩比人名字數都多的所謂族譜,嫉妒得眼睛都紅了:“這龜兒心偏得都沒邊了!遇到老子光曉得盤切口,正事從來就沒幹過一樣!”

接下來李君閣安排藝術家們自由活動,按他的說法七月要開釣,因此盡量爭取在這個月在李家溝寫生,等釣友們到來,藝術家們就移師懸天寨,這樣就沒有影響。

小芷是大明星了,不敢再滿村亂竄,不過和孩子們在李君閣家好玩的就已經夠多了,前邊一片園林,後邊一匹大山,山上那片松林這幾天正是出雞樅大腳菇的時候。

纏著李君閣用巖桑幹料給她削了一把細弓,每天早上起來玩夠細弓和阿音的花弩,她就拉著許思去後山棚子找大呆,由大呆領著去山頂松林找蘑菇,早晚一次。

百玩不膩,可就苦了許思了,好些地方還得靠大呆頂著他屁股往上爬。

好在收獲不錯,不是蘑菇,是許思的體重明顯下降,幾天下來皮帶都緊了兩扣。

傍晚的時候,就由李君閣開著忘年號,帶著大家去洗腳溪口遊泳,跳水,和江豚親密接觸。

這種無人拿她當明星的日子,對小芷來說是難得的幸福享受。

不過分別的日子就要到來,小芷今晚正在收拾東西,準備明日一早離開,就見王曉松騎著自行車上來了,手裏不停地按著鈴鐺,嘴裏喊道:“雨寧!美嫻!我們今晚釣黃鱔去!”

自行車已經成了李家溝必備的交通工具,因為村子以祠堂形成的聚落已經消失了,變成沿濱河路兩邊展開,這種新生活需要鄉親們重新適應。

小芷一聽來勁了:“曉松曉松帶我一個!夜裏他們看不清我是誰!”

李君閣就沒好氣:“你到了李家溝也變成孩子了!滾一身泥回來。”

小芷拉著李君閣的手直晃蕩:“哎呀你就讓我去嘛!你看我現在多可憐,走哪裏都要端著樣子……”

李君閣心一下子就軟了,站起身來說道:“那你把許老大叫出來,我們紮火把,叫他去屋後挖蚯蚓去!到時候我們不跟娃子們一路,他們弄不到大的,我帶你去好地方,既然用鉤子釣,那就全得是半斤以上的!”

小芷開心得直拍手,呵呵笑著跑去給許思派任務去了。

等到小芷回來,李君閣已經鋸好了幾個長竹筒,正在拿著一把棉布條做塞子。

小芷也過來幫手,等紮好棉布條了,李君閣去工具室裏邊找出來一大把鱔魚鉤子。

以前李君閣的鱔魚鉤子是雨傘骨的鋼絲做的,後來李君閣因為給篾匠叔做刀具和城裏的激光雕刻模具制造商有了交道之後,才知道人家各種型號的細鋼絲都有,強度比雨傘骨還強。

跟那利用廠裏邊角廢料制作刀具的小夥子合作了幾次,弄到不少好刀後,小夥子從李君閣這裏學去了不少獵刀樣式,李君閣從他那裏學會了鋼材的回火和淬火,在無人島上,這技術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這套鱔魚鉤,就是用細鋼絲回火重淬得到的。

鱔魚鉤長約五十厘米,一端是一個環,用來提拉,環下邊是一段紮緊的泡沫,方便持握取鱔魚,底下就是一個小鉤子,用來掛蚯蚓。

沒一會兒許思便挖了一大堆蚯蚓過來,興奮地說道:“要去釣魚?這是什麽釣具好奇怪!”

李君閣將蚯蚓移到餌料盒裏,找來一個大魚簍將那把鱔魚鉤都放進去,然後端出稀飯小菜來說道:“我們三個先吃飯,別吃太飽了,吃完小芷換上我媽做工的衣服,還有好幾裏地要騎呢!”

小芷和許思興沖沖得吃完,小芷將衣服換上出來李君閣就笑了:“小芷這模樣讓我想起春節流行那組回家前回家後的照片,笑死人了!”

“到時候袖口紮緊,褲腳緬襪子裏邊,水邊的默默蚊咬人很厲害的。”

找來一條騎行圍巾給小芷擋住口鼻,見太陽已經快下山,路上已經不曬了,取過三頂草帽,找了一個大塑料瓶灌上半瓶煤油,大手一揮:“出發!”

三人騎著自行車下來,沿著濱河路騎了不遠,李君閣就帶著兩人拐上了一條小路。

小路兩邊是土地,上面種著不少的瓜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