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金齊之法(第2/2頁)

君玄老哥笑道:“老婆子閑不住,總覺得去盤鰲鄉買小腳烏雞虧得慌,在後山上圍了一片籬笆搭了個雞棚,準備自己養,泥巴在那邊看場子呢。”

李君閣問道:“盤鰲鄉小腳烏雞現在什麽價錢?”

君玄老哥說道:“漲得厲害,以前鄉場上烏雞也就二十一斤,要翻個得去縣城裏賣去,現在鄉場上的價格和以前縣城差不多,而縣城裏,聽說現在要五六十一斤了。”

李君閣說道:“那是有點虧,不過你們算過遊客的消費量沒有?養多少才夠?還有雞容易出瘟,山裏邊野物也多,要養好也不容易。”

君玄老哥說道:“可不是咋的,我也是這樣跟老婆子說的,我下河李家講究一個流財通利,沒聽說過賣鹽就一定要去制鹽,賣米就要種米,賣鋤頭還得先冶鐵的。生意生意,以本逐利,這就可以了,可她愣是聽不明白呀。”

李君閣笑道:“這個也不能怪老嫂子,甚至不能怪雨田,道光他們,低著腦袋種地多少輩兒了,眼光就盯在腳底下這片地上,恨不得一切都能從地裏出來。”

“下河李家如老哥你這等還知道擡頭看遠路的,也沒剩多少了,你也別跟他們急,先由著他們去,慢慢地引導扭轉吧。”

說完抱著懷裏的小德新顛了顛,又低頭親了兩口:“小德新快快長大唷,以後祖祖這見識,就等我們小德新來繼承嘍……”

吃過雞湯冒飯,四人休息了一陣,又帶著小準去看了老祖櫻,然後小準說石頭護欄現在不能修,等劇組到了連竹籬笆護欄都要拆掉,等鏡頭拍完,你們愛怎麽整怎麽整,現在就給我保留原味。

考察完老祖櫻,幾人重新上路。

阿音對梁慧麗笑道:“梁姐姐你心心念念,要盤鰲鄉出幾戶民宿管理系統裏排名前十的人家,我看君玄老哥這裏肯定就是第一戶,家裏客人比先發展起來的李家溝還多,我覺得這個月起碼是前五的水平。”

李君閣笑道:“君玄老哥是人才啊,可惜以前給拘在地裏不得施展,現在年紀又大了。不過下河李家的經營理念他都清楚,你看給他一個小舞台,立馬給你玩出花兒來,這就是有理論指導和沒有理論指導的區別。”

下午騎行天氣就有點熱了,好在沿途溪谷眾多,四人騎熱了就溜下路邊玩水,要不就跑山谷裏接巖縫水摘野果編花環,總之有的是陰涼之處遊玩,一直到太陽下山,這才回到李家溝。

吃過晚飯,四人又躺在敞壩裏邊看星星。

小準說道:“明天又要離開了,還得帶著冰冰姐老段阿樂他們去浙江,那裏有劍師恢復出了古法鑄劍工藝,這個必須看看。”

李君閣大感興趣:“這麽厲害?含錫量的問題解決了?”

小準驚訝道:“靠!我還想著跟你得瑟一把呢!怎麽你連這個都懂?!”

李君閣哈哈大笑:“教你一個乖,以後你盡管跟我嘚瑟電競類,時尚類,音樂類,證券類,那是一嘚瑟一個準。至於你剛說這種,春秋《考工記》知道不?”

“裏邊光銅器制作的工匠就分了六種,所謂築,冶,鳧,栗,段,桃。也就是制刀,制戈戟箭鏃,制鐘鼎,制量器,制農具,制劍。分門別類,很細致的。”

“然後還介紹了金齊之法,所謂‘齊’,就是比例。書中說了,鐘鼎之齊,六分其金而錫居其一;斧斤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戈戟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接下來依次是大刀,箭頭,鏡子,不同的青銅器物,使用的不同的配方。”

“總體說來,含錫越高,質地越堅硬細膩,不過同樣也就越脆,而且含錫量一旦超過百分之十,難度就和之前譬若天壤。”

“這種土法配齊之術,已經失傳,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含錫量達到了小百分之二十,被稱為青銅制作工藝上的‘哥德巴赫猜想’。這問題已經被浙江劍師攻克了?我感興趣的是這個。”

小準翻著白眼:“我特麽一文藝工作者,又不是要做出真兵器來砍人,更不是要做出越王勾踐劍那種神器,研究這麽細幹啥?我要的只是道具,道具你懂不懂?!”

李君閣重新躺回躺椅上:“切!沒追求!”

小準怒道:“那要不然你跟我去紹興!讓劍師和你直接對話?”

李君閣說道:“算了,沒時間,不過我跟你說,古人鑄劍銅錫本就不純,那時候的人沒有提純的手段,因此判斷金屬的成分純度,肯定會從斷料開始,依靠的只能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