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六人行(第2/2頁)

安寧的時光顯得如此短暫,夜露下來後,螢火蟲逐漸消失了。

六人回到民宿,都沒有睡意,幹脆拉來幾箱啤酒,幾袋花生鳳爪,也不開燈,就著窗外的星光瞎聊。

聊各人讀書時的糗事,工作時的糗事,聊和芊芊相親時的尷尬,聊苦追小美時別人投來的異樣目光,聊初遇阿音時的驚艷,聊李君閣當時古怪的穿著發型,聊初見王從軍時看到的那張撲克臉,聊豬兒蟲跑向自己時抖動著的肚皮……

酒未幹,菜未盡,人卻不知不覺,一個接一個的睡著了,橫七豎八,不知東方之既白。

接下來兩天裏,六人就沒有分開過,一起跑荔枝運輸,一起去看畫家們作畫,一起去看蘭花,一起劃船送藝術家們去法王寺,一起蹭果山師傅的豆花飯……

七月初一,李家溝旅遊產業正式對外開放。

剪采儀式安排在哪裏還費了一番周折,最後李君閣拍板,安排在李家老宅門前,那裏是李家溝千年宗族的起點,“克紹箕裘”四字門匾,也是對李家千年門風的最好表述。

儀式沒有鞭炮,沒有鑼鼓,前排是觀禮嘉賓,後面上下河李家宗族濟濟一堂,周圍是看熱鬧的鄉親和早來的遊客,市委田書記簡短幾句話後,梁慧麗遞上金剪剪斷紅綢,這就算儀式完畢。

李君閣面色鄭重地推開李家老宅的大門,古老的院落終於在世人前顯露出優雅渾凝的風貌,迎來第一批進門遊客。

就連好些年輕一些的李家人都沒有進過這個老宅,現在由老人們帶著,去各家祖宗曾經居住過的庭院瞻仰。

見到李君閣,老人們都笑吟吟地喊皮娃,小一些的就喊二皮哥,二皮叔。

李君閣也笑呵呵地跟著老人們聽講古,時不時地和小的們戲耍幾句,或者跟老的們扯扯宗親脈絡,不時爆出一陣陣的笑聲。

應付完了一陣,李君閣才追上書記縣長一行,接替下阿音,承擔起導遊的工作,阿音和梁慧麗又趕去安排觀光車輛,安排宴席事宜。

帶著貴賓們在盤鰲鄉走馬觀花看了一圈,坐上觀光旅遊車,大家一路欣賞著風景,向李家溝行去。

來到甘棠義路碑前,田書記叫停觀光車,下車來認真觀看了碑文,對縣委羅書記和薛縣長感嘆道:“前輩風範,吾輩楷模啊!鄉賢鄰德裏仁,遺愛後世,先之勞之,勇於任事,虛心接受輿論監督的崇高品德,是非常值得現在的當政者們繼承和發揚的!”

羅書記和薛縣長都點頭稱是。

蜀都日報的汪雪將這一幕抓進了鏡頭。

田書記招呼李君閣和他同乘,說道:“皮娃,明白人找明白人,李家溝的特殊現象我研究過,有些情況我還是理解不了,估計梁慧麗和阿音兩丫頭也說不出所以然來,還是得問你才行。”

李君閣說道:“田書記您客氣了,李家溝的情況我基本能解說一二,您盡管問,我知無不言。”

田書記說道:“你們李家溝的宅基地置換方案報送上來後,你知道我第一反應是什麽嗎?瞎胡鬧!整村參與,一戶不拉。這五個指頭還不一樣齊呢,不出問題才怪!”

“再往後翻,居然是無償的,這就更神奇了!計劃三年時間,花費上億的投入,就是為了讓鄉親們都住上好房子?我第二個反應就是,你在這中間,能得到什麽?”

“再往後翻,好一盤大棋!土地流轉集中,人力資源解放,居民素質提升,第一產業升級換代,第三產業孵化落地,農村城鎮化改造,環境資源合理開發有效保護,精神文明建設,竟然全部能落實到這件事情上。這看似一著苦手,實則一步妙棋,這是一子敲定,滿盤全活啊。”

“如果你是一位鄉鎮領導幹部,這麽做我只會擊節贊賞,我蠻州出人才啊!提拔重用是必須的!可你偏偏是只是一位回鄉創業的大學生,你這眼界魄力我先不問從何而來,我只問你,這其中,你能得到什麽?是什麽因素促使你走出這一步妙手?我想知道的,不是的你辯證技巧邏輯思維,而是大思路,方法論!”

李君閣笑道:“田書記我懂你的意思,不過你太高估我了。我的思路其實就是夫子的一句話——‘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