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團魚產蛋(第2/2頁)

李君閣呵呵冷笑:“今天吃完飯大家趕緊睡覺,明天早上四點半就會開始熱鬧,這地方沒選對,我們只有根據它們的作息安排時間了。”

果然,第二天天還沒亮,幾棵樹就吵起來了,那聲音合在一起,鬧得人根本別想睡,眾人只好早早起來,收拾東西,離開這比廟會還熱鬧的地方。

竹筏順流而下,越走水流越大,速度也越來越快。

張老師不停地回頭:“真是好地方啊,皮娃等你將這裏開發出來,我還要來私家旅遊一趟,這幾天的經歷可以記一輩子了。”

李君閣在後邊撐著筏子笑道:“估計唯唯跟昭娃才要記一輩子了,被大野豬嚇的!”

唯唯一向大大咧咧,這次卻罕見地沒有反駁,只是臉上一紅。

最奇怪的是,連林昭也跟著臉上一紅,這就有情況了。

哎喲!這兩位不會是患難見真情了吧?李君閣眼珠子咕嚕嚕直轉,這大新聞我可得第一時間告訴阿音去!

回程只用了三天時間,一行人又重新出現在了李家溝。

比預計時間提前了三天,回到李家溝的時候是五月初二。

在豐年鬥碗劉三高那裏擺了一桌慶功宴,祝賀張老師拍攝成功,送走攝制組,再送教授們和林昭回半山林場溜索那裏,回來就該準備過端午了。

不過端午準備工作多是家裏女人們的事情,李君閣這邊要做的是另一件大事,練夏花魚。

魚苗們從孵化到現在已經兩月,在李君閣,苗娃和後來加入的石頭嬸三人的精心料理下,都非常的健康,是到了該分苗的時候了。

這事情最高興的當然是大堂哥,村裏包下來的十多口魚塘,一直都養的是鯽鯉草,其中打得響招牌的,也就一個通乳鯽魚而已,這下子一下多出四樣,怎麽能不開心,因此即使城裏酒樓那麽忙,也要跑過來搭把手。

夏花魚練苗其實很簡單,本來就一直在網箱裏養著的,現在只需要將網箱解開,然後幾個人將網箱拖著,慢慢從魚塘的一頭拖到另一頭,強迫網箱裏的夏花魚遊動,一天三次,三天後,夏花魚苗們就開始適應遊泳了。

好吧這其實就是人家的本能,只不過在網箱裏拘束太久忘了而已。

當然這只是一部分工作,十多口塘裏的魚密度本身就不小。因此李君閣又找人來拉了幾網,將裏邊的鯉魚草魚大鯽魚挑出一部分,分別供應給農家樂,豐年鬥碗,大堂哥的酒樓。

剩下的,租了兩個長江上的網箱船,養在裏邊農轉非慢慢賣。

端午這天分苗,林昭和吳志秋也趕來加入進來。

要科學就要有數學,農大的人做事認真,將每口魚塘做成了一個表格,包括面積大小,每種魚密度,應投尾苗數,事前都做了計算和分配。

然後按方抓藥,猛禽開過來,裏面擺滿竹筐,竹筐裏墊上厚塑料布,做成一個個水箱,然後裝上水,大家一起下水,拿白瓷碗舀魚苗,每次舀五條,每個竹筐裝四百條,再按事先計算好的筐數拉到其它塘裏去。

等十幾口塘全部分配完畢,李君閣笑道:“忙活了兩個月,後邊就輕省了,接下來就是精養了,除了一口塘使用人家萬佳水產的飼料外,其余的還是按我們的法子來,他們追求的是單位畝產量,我們追求的是魚的品質,因此方法要有區別,生長慢些無所謂,不過要爭取達到野生的品質才好。”

看了看林昭和吳志秋,李君閣說道:“不過人家農大和萬佳水產那一套技術要學起來,看看人家昭娃跟吳老師做事,凡事拿數據說話。”

苗娃點頭道:“嗯,這樣以後計算飼料量,換水量,是否需要加氧這些都非常方便。哈哈哈,大學生確實有一套。”

李君閣拍了拍手:“OK,這就算完事了,大家都去我家吃粽子?還有幾網箱的通乳鯽魚花子,明天得往梯田上拉呢。對了蘭場下邊那幾口育苗池我還有用處,你們給我留著,別拿去幹別的了。”

今天全國放假,連周末三天,李君閣回到家中的時候,院子裏邊擺了三個木盆,阿音在廚房裏燒草藥水,奶奶,老媽正在院子裏洗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