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竹竿(一)

李君閣一路小跑出了村口,拐上一條小石板路,穿過幾塊水田,來到一個山坡下面。

山坡下全是竹林,竹林中分布著楠竹,西風竹,硬頭黃,慈竹,水竹等多個品種。竹林間有一棟小房,房前有個壩子,左邊堆放著很多正在晾曬的竹竿,右邊是一個小凳,小凳旁邊是一個木頭的低矮長條案,上面全是刀痕,條案上面還丟著一把剖竹子用的柴刀,旁邊有很多沒有編完的竹器。

屋檐下,左邊也倒吊著很多的竹竿,每根竹竿的底部系著一塊石頭,沉沉的把竹竿拉著,邊陰幹邊取直。

右側墻上則掛著各式各樣編制好的竹器。

一上壩子,李君閣就大喊:“篾匠叔,篾匠叔在家沒?”

一個中年漢子手裏拿著搪瓷大杯子走到門前,上身是嗶嘰布的藍色中山裝,下身黑色褲子,腳上一雙草鞋,腰間系著藍布大圍裙,上面全是刮竹子刨出的竹屑跟竹刨花,一見是李君閣,轉身就往裏屋走,作勢就要關門。

“哎,哎!”李君閣連忙喊道,跑上前把門把住:“篾匠叔是我啊,皮娃啊,我來看望你了啊,別裝著不認得了啊!”

中年漢子作勢道:“你娃就是個夜貓子,老子見你就沒好事,快走快走,我不想見。”

李君閣涎皮涎臉地笑道:“篾匠叔你太見外了,趕緊的杯子給我,我這一路從大伯家跑過來,哎喲喂渴死我了。”說完就去抓中年漢子手裏的杯子。

漢子趕緊把杯子護住:“走開走開,不給你喝,渴死你活該!”

李君閣幹脆一把勾住中年漢子脖子搖當。“哎呀我的好篾匠叔,快把我的東西拿出來吧,我可是聽小堂哥說了,說你都在他面前得瑟幾回了。”

漢子趕緊護著杯子不讓水浪出來,說道:“誒誒誒!啥你的東西,我可還沒給你呢。”

李君閣笑道:“不就是惦記著我家跟大伯家那幾叢竹子嘛,砍!明天就去我家砍!把大伯家的也砍了!”

漢子卻不買賬,冷笑道:“說得跟自己不知道冬天才選竹似的,還明天砍!一聽就不實誠!”

李君閣又笑道:“那就是惦記著我山上發現的那幾處野竹子了,好說好說,我們明天就進山,把幾處地方都指給你。”

漢子卻道:“少來!這幾天活多,可沒工夫陪你逛山。”

李君閣眼珠子一轉說道:“我說篾匠叔,你這麽推三阻四就沒意思了哈,我想想,莫非這東西還有瑕疵,你不好意思拿出來見人?”

漢子雙眼一瞪,正要發怒,突然又冷笑道:“怎麽著?想激我?沒那麽容易上當!”

李君閣沒招了,對著漢子連連拱手,笑道:“哎喲篾匠叔,我這可就是沒招了。”

說完往門口一指說道:“這樣,只要東西給我,今天我就躺你門口,認打認罰直到你高興,咋樣!”

漢子到底沒忍住,撲哧一下笑了出來,說道:“你娃真的是二皮,這是賴上我了吧?東西就在裏屋,自己去拿!”

“哈哈哈就等你這句話了!”李君閣一蹦三尺高,連忙往篾匠家裏屋鉆。

裏屋的墻上豎著數下來,一溜釘著三個長架子,每個架子上擺著一個淺棕色的絨布袋子,李君閣一一取下來打開,裏面各是一支竹制魚竿。

三支竿子都是每支四節,插接起來各自會成為一支完整的魚竿,這種竿子在中國被稱為“插節竿”,在日本被稱為“並繼竿”。

日本竹制手竿發源地是橋本市,地處紀州即和歌山的東北端,紀伊半島的中部,北靠大坂、東接奈良。那裏出產各類傳統手工藝品。其中被指定為和歌山縣第一號傳統工藝品的紀州手竿更是為舉世聞名,被稱為“和竿”。

完全保持傳統手工制作工藝的紀州和竿,之所以能被世人譽為“竿中極品”永勝不衰,這不僅僅因為它集實用性與觀賞性於一身,更主要的是每一支紀州手竿的誕生都傾注著幾代紀州制竿藝匠“一絲不苟、一竿入魂”的心血。

中國自古就有“一竿風月”的說法,指的是悠閑垂釣、盡享人生之瀟灑風流。古人追求的這種境界,同樣令眾多的現代釣魚人所神往。

可是隨著近代科學制竿的不斷發展,許多具有藝術價值的釣竿、釣具及制作工藝都不為人知且消失殆盡。

李君閣對這個事情耿耿於懷,他曾經從一本老雜志上看到過賀老總釣魚的照片,其中賀老總手持的釣竿跟“和竿”的制式一樣,知道這種制竿技藝並非日本獨有。

於是他跟篾匠叔合計,試圖恢復中國出中國的制竿工藝。

然而事情並不是那麽容易。

首先是選材,竹子選材必須在冬季。

冬季是竹子一年中生長最緩慢、肉質中內含水分最少的時期。在嚴冬采割下的竹子具有肉厚、強韌的特性,這是制竿必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