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第3/3頁)

劉玉能很實在,就想拍出讓人爽快的商業大片。

“文藝片是不太好拍,上頭還卡得厲害。正好時期不對,那就更倒黴了。”陳子昂自己也不太願意拍那種片子。

《我不是大英雄》當初也不是一點阻礙都沒有,要不是背後有關家,他都不會去拍。

怕真放不出來。

還好最後審核過了,他不用找老婆家幫忙。

拍文藝片,涉及敏感題材很危險。

像前世,在中國史上能留下濃重筆墨的兩部經典文藝電影,一開始就都被禁了。

只是第一部拿獎以後,總設計師看了,覺得還不錯,特許上映。

總設計師是很反感那十年,畢竟他在當時也是受害者。

他曾經很明確的對國外友人說過:那是一場災難。

但他覺得,可以借著電影宣染災難的沉重性,給自己給組織給世人提個醒。

可是第二部電影卻不一樣,哪壺不開提哪壺,用坊間流傳的話來說就是,有領導看完以後說,為什麽主人公在1949年之前,各個時期都活得下去,怎麽到了新中國就活不下去了?

然後就被禁了,直到好些年後才解禁。

很多人為第二部電影的導演鳴不平,覺得這部電影被禁很可惜。

但陳子昂看了卻覺得,就應該禁掉。

九十年代初,歐洲剛剛巨變完,中國的形式很不樂觀,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對中國實施禁運、制裁。

1993年還發生了銀河號事件,國內經濟那是亂像橫生,非法融資的騙局,四大國有銀行壞帳率達到20%,還有國企倒閉、工人大面積下崗……

國內外反動勢力在蠢蠢欲動。灣灣的李老頭當時就到處宣揚,中國將要分裂成七塊之類的。

內外交困,在這種情況下,第二部電影說的好聽一點是反思,說難聽一點就是,拍出這樣的電影,是想表達什麽?

是反對社會主義,為舊社會招魂,還是在諷刺黨的執政能力?

這種電影,在當時的環境下,就必須被禁掉。

因為這時需要的是全國上下一心、同舟共濟,需要的是自力更生、幹翻美帝制裁的信心。

那時候央視不停輪播劉歡的《從頭再來》,要的就是那種“心若在、夢就在,大不了從頭再來的信心”。

聊著聊著,代帥忽然笑道:“子昂老婆家是紅色家族,他耳濡目染,很有正義感的。”

陳子昂笑道:“必須啊,我就很支持最近新華社矛頭直指自媒體,痛批那些居心叵測的經濟形式預測專家,罵他們像黃口小兒一般唱衰中國經濟,渲染焦慮恐慌情緒。好爽!在這種貿易戰、金融戰裏面,雙方都是咬著牙在撐著。這個時候,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但凡是擾亂民眾信心的,就得清理掉。”

余溫很贊成:“信心現在真的比黃金重要。全國都在咬牙撐著,那些偽經濟學家卻只會在這個時候拖後腿,令人泄氣,他們除了制造恐慌,對於我們的經濟沒有任何幫助,只會打擊全國人民的信心。通篇撤資,觀望,逃離,仿佛失去美國市場,我們中國就完蛋。沒有一個字說失去美國,我們還可以找新市場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