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見與不見(第3/3頁)

“你問我,我問誰去?”關丹丹也不知道為啥這麽署名。

五人找了將近一個小時,關丹丹忽然把一張字條摘下來。

主要大家有時候挺喜歡看一些有內涵的字條的,所以花的時間有點多。

關丹丹把字條摘下後,悄悄看了看大姐。

大姐還在找,沒注意到她。

她就想收起來。

這時,關馨馨站在關丹丹面前。

關丹丹鼓著腮幫,攤開手掌,裏面的字條顯露出來。

關彤彤這時才注意到關丹丹這邊,臉色一喜,連忙跑過來。

“我找到了。”關丹丹只得誠實說道:“我念給你們聽。”

大家找到寶藏的心情無法言明,不知道陳子昂寫了什麽,很期待。

關丹丹攤開字條,看了看大家,然後低頭念道: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

不悲不喜。”

關彤彤心中一驚,來到佛教聖地,陳子昂的詩裏都帶有佛性了。

關馨馨也是黛眉微蹙。

關丹丹繼續念道:“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裏。

不舍不棄。

來我懷裏。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裏。

默然相愛。

寂靜喜歡!”

念完,關丹丹收起字條。

關彤彤有些出神,眸光泛紅。

這種愛沒有轟轟烈烈的誓詞,它充滿智慧和淡然,卻又盈滿濃濃的愛意。

在她看不到他的地方,他對她依然是那麽充滿柔情和蜜意。

世間沒幾個女子能在這種浪漫和愛意面前無動於衷,關彤彤哭了。

她現在就想見到他,回去跟他舉行婚禮,真正地嫁給他。

關馨馨朝關丹丹伸手,關丹丹苦著臉,把收起來的字條給小姑。

這首詩,前世曾被誤傳為倉央嘉措所做,實際上它名為《班紮古魯白瑪的沉默》,作者紮西拉姆·多多,是個廣東女孩,追隨十七世噶瑪巴大寶法王在印度菩提伽耶修行。

它出自其創作的《疑似風月集》的中集。盡管此詩不是倉央嘉措的作品,但是倉央嘉措的百首情詩,均是經典。

倉央嘉措,生於康熙二十二年,十四歲時剃度入布達拉宮為黃教領袖,後被政教鬥爭殃及,遭清廷廢黜,解送北上,途經青海今納木措湖時於夜色中遁去,不知所終,時年24歲。

他在歷史的天空如驚鴻一瞥,但用生命寫下的傳奇和詩歌卻世代流傳。

譬如“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譬如“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譬如“那一夜,我轉遍每一個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等詩句,就是出自他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