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 最土演說(下)(第2/2頁)

“等到再見面,我希望今天在這裏告別的諸位師兄師姐裏,會有我生意上的合作夥伴,也會有我的對手……

會有我三處家鄉的父母官。

會有我孩子的老師。

……

希望有一天,我看著報紙電視,會突然笑著說,哎喲,這個人,我認識。當然,我希望那是因為好事。”

因為他的最後一句話,現場再一次哄笑。

終於有人把話說透了,悶在憂懼和迷惘裏的人跟著探出頭,透了一口氣。

“是啊,會好的,所以,先把自己活好吧。”有人說著。

有人點頭。

時代給予的憂懼,包裹著的,其實是機會。

“他的孩子的老師?……哼。”置身在這個陌生的環境裏,卻有最熟悉的人,最不同於人的感受,林俞靜有些羞澀又開心地嘀咕著。

與此同時,台上的江澈也開始了他最後的發言。

在用一整場時間告訴師兄師姐們要去專注關心自己的生活之後,這個大三的小師弟,竟然開始說他對師兄師姐們的寄望,並且沒有一絲玩笑的意思。

他的用詞普通,語氣普通,神情普通……但就是,有一種莫名的語重心長。

江澈的話沒有具體對象,但他堅持說“你”,就像是他在跟每一個人一對一的對話。

“如果你從政,當官,我不求你聖潔如雪蓮花,更不願見你孑然獨立,不求進步……但求師兄師姐睿智而遊刃有余之余,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一方民眾和國家,那就很好。”

“如果你經商,我願你多賺錢,做大做強……然後無論如何,都把工人的工資和福利,按時發了。”

“如果你做房地產……”江澈停頓,想了想,說:“把房子蓋好一點吧,依法拆遷,別雇黑社會。”

“如果你當老師,請不要因為貧困人家的孩子年節沒有送禮,就讓他坐在最後最角落的位置,因為他用膠布粘住鏡腿的那副眼鏡,度數很可能已經不太夠了,卻不敢開口跟爸媽要新的……如果可以,給他們多一點關心吧,因為對於那些來自貧苦家庭和偏遠農村的孩子,讀書和高考,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們改變人生命運僅有的機會,也是人生少有的公平。”

現場開始有人哭泣,因為在座,就有這樣的孩子。

而事實,沒有人知道,江澈正在描述的,其實就是接下去的某些年,很普遍的一些社會現象和問題。

他所提的,都不是什麽高道德標準的要求,而是本該屬於每個行業的底線。

“如果你從事醫藥行業,請……不要賣假藥。”

“如果你從事食品行業,請……保證你自己,會吃你生產的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