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財富1994(第2/2頁)

盡管制作這個榜單的福布斯相關工作人員據說連來都沒有來過內地;

盡管這份榜單後來傳到國內,被笑掉大牙,斥作還不如街頭巷尾市民口傳的無稽之談;

盡管大批譬如這兩年賣保健品的,搞礦業,玩火車和玩船的富豪都被福布斯忽略了,而宗慶厚等人的實際財富,事實也遠高於榜單數據;

盡管江澈比誰都清楚,在1994年這樣一個年代,當一份榜單上的所有上榜人員都是民營企業家,它是多麽的可笑,也知道全國實際可以碾壓上榜企業家的人物,其實不論資產還是數量,都數倍於上榜單人物;

它依然意味著,在回歸這個浪潮時代的兩年又七個月後,江澈,終於真正擁有了進入資本博弈場,分割大時代蛋糕的資格。

在這樣一個時候。

江澈首先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盡量以宜家這個企業作為形象重點,逐步冷卻個人影響。

他把這件事交給了一個合夥人去做,並提供一切需要用到的資源和關系,這個合夥人的名字,叫做王蔚——那家夥太擅長這個了。

第二件事,他規劃了宜家後續發展中的第一個細節:

【從此,但凡宜家開設分店,所有門店和倉庫,都只買不租。】

褚漣漪問他為什麽。

鄭忻峰說那還有為什麽,因為終於闊了,資金太多沒處花唄。

江澈的回答:

“鄭總說的也算對,我要把錢花出去……而這是一個跑馬圈地,機不可失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