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鏖戰(第2/2頁)

他回去的時候帶了1200萬,這是之前江澈投資爾冬升那部《新不了情》的票房分賬,加上港城輝煌娛樂近期的大部分盈利。

換句話說:第一次調動資金,江澈就差不多把港城輝煌娛樂掏空了。

1992年年初,在盛海,因為囊中羞澀買不起多一套認購證犯愁的江澈曾經發誓:老子這輩子再也不要缺錢了。

而事實是,當你生意做得越大,就越容易缺錢。

……

大概每個大學男生宿舍都會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平時顯得老實,是最乖的那個,多數時候默默無聞。

但是每當期末考臨近,他就是宿舍裏最大的財富,因為只有他有完整的課堂筆記,記錄好了所有科目的重點。

而且他樂於幫兄弟們一把。

張杜耐把一疊裝訂整齊的復印筆記遞給江澈,說:“老江,你只要把這些背下來一半……放心吧,期末通過肯定沒問題。”

江澈:“謝謝。”

好像哪裏有點不對?

……

1994年7月初,結束了大學期末考試的宜家老板終於回到臨州。

市場經濟第三年,江澈之前怎麽都沒有想到,內地商場上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行業霸權之爭,兩家私營企業擺明車馬刀槍的大規模捉對廝殺,會落在自己身上。

對於這場後來被命名為“市場經濟第一戰”的家電市場霸權戰役,官方媒體態度謹慎,而非官方直屬媒體,紛紛投入了相當大的熱情。

在一個媒體控制遠不如後世嚴格的年代,一時間,群魔亂舞。

迎接江澈的各種報紙雜志標題包括:

《絕密消息,宜家少帥的深城戰役——先撥頭籌》

《廠商站隊,宜家優勢明顯》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開戰八城大量中小家電賣場出現倒閉潮》

《資金問題——宜家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積累不足——少帥的阿喀琉斯之踵》

《進口家電——黃廣義的殺手鐧》

總體而言,報刊雜志的報道態度呈現出來一種逐漸看衰宜家的態勢。

至於這背後有沒有果美的動作?

很明顯。

哪怕宜家擁有更多數廠商的支持,在所謂專家們的眼中,果美的時機依然是完美的,他們甚至用“成人打孩子”來打比方,一語雙關:

一是指創建僅僅兩年的宜家,相對果美來說太過年輕,缺乏積累。

二是指江澈的年齡。

7月15日。

黃廣義接受時下最有影響的大眾化,通俗性刊物之一,年銷量持續數年居高不下的《八小時以外》雜志采訪,放話:

“三日之內,果美將把價格壓到成本線以下。”

雜志緊急增發特刊,封面標題:《生死線》。

果美價格戰終於打到了“以本傷人”的地步,江澈之前一直擔心的燒錢大戰,終於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