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政績當然要(第2/2頁)

這件事情經過江澈安排,跳過了縣裏直接和市裏聯系,市裏有專門的部門和領導對接,張市長也不可能第一時間關注到,所以現在木已成舟。

亂套了,一本糊塗賬。

莊民裕客客氣氣地讓秘書暫時把老村長請了去別的辦公室稍坐。

“跟你說實話吧”,莊民裕關上門,認真道,“南關江航路上拓,峽元縣周邊,涉及兩個市,沿江八個縣,江岸崖壁高聳……只有咱們峽元縣這裏,有這麽一塊小平原,你懂這是什麽意思了嗎?”

像這種其實不那麽適合官場,也沒有太多主意辦法,一心為民但是多數時候只知道埋頭苦幹的官員,好或不好很難下定義,只是後來不常見。

江澈看了看他,搖頭,“不懂。”

莊民裕說:“你不要給我裝,我相信你不可能知道這個消息,但是現在我已經說了,你就不可能不懂,這是峽元縣多大的機會。修路、修路,永遠修不出去一條像樣的路……現在,峽元有水路了,峽元會成為周邊一帶的樞紐你知道嗎?”

“所以縣長準備修個小港口嗎?”江澈問。

莊民裕關上門就是準備說實話的,他看著江澈道:“不是,反正我給你說實話,這個希望小學就算捐了,也不可能建在那一片,一點可能都沒有。現在,我們商量一下怎麽辦吧。”

“我還沒搞清楚為什麽不可能?”

“外商買地,投資建廠,省領導親自過問的項目,夠清楚了吧?”莊民裕說完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道:“峽元要有外資企業了,峽元要騰飛了,這才是大局。”

江澈點了點頭,改問道:“建什麽廠,多久建成,有相關承諾嗎?另外比如解決多少就業人口,有協議嗎?”

他很清楚,這塊地前世後來一直被扔著待價而沽,反正直到他離開峽元,那兒都還只是一片堆了幾塊磚頭的小荒原,而峽元縣,也並沒有從中獲得什麽好處和發展。

這種情況並不罕見,1992之後的這幾年,以港商為首,包含外商,他們享受著從國家到地方巨大的熱情,甚至是幾乎毫無原則的政策傾斜和優待。

圈地,就是十分重要的其中一項。

對於國家而言,這是一個以犧牲換發展的年代,有諸多無奈。

莊民裕被江澈的這一系列問題搞得有些懵,搖頭說:“這個是省裏在談的,接下來可能到市裏,再到咱們峽元,就只剩簽字了,我怎麽可能知道?”

“得想辦法知道啊”,江澈苦口婆心說,“萬一對方拖個七年八年,什麽都沒折騰出來呢?到時外商把地一轉手照樣是錢,而峽元人民,就得錯過一個大好的發展機會,也可能是峽元縣數百年歷史中最好的一個機會。”

莊民裕愣神一下,之前因為吸引來外商的滿腔歡喜裏,憑空多了許多憂慮。

江澈趁熱打鐵繼續說:“除此之外,莊縣長你本人,大概到時候也不在這了,這份政績,與你毫無關系。反過來,峽元人怕是會因為你這個縣長的錯誤決策,罵你三十年。”

莊民裕頹然一下,我這麽好個縣長,被罵三十年?

他強撐道:“我做這個縣長,不是為了求什麽政績、升遷。”

“那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縣長,如果地方官員連政績都不追求了,那老百姓還要他幹嘛?”江澈已經摸準了莊民裕的人品、個性,所以並不客氣地道:“只要是實打實的政績,不是虛誇胡搞,當官,就該追求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