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大師拜倒(第2/2頁)

如小瓊斯、理查德等人所想。

即便林海文自己在紐約大學也提及了加斯佩的一些態度,但他自己出來說,跟小瓊斯出面確認,再加上《華盛頓郵報》這樣的權威媒體的加持,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一個案子,原告的指責,必須得要證人的證言,甚至被告的認罪,才能夠成為事實,不是麽?

這一次,傳統藝術媒體的速度,甚至比社交媒體傳播的還要快。

“加斯佩·瓊斯代表抽象主義認輸?”

“新的藝術主流流派誕生了?全球頂尖油畫藝術家加斯佩·瓊斯,正在學習源古典主義。”

“大師加持!林海文和源古典主義正在展現威力。”

而這些傳統媒體的極速跟進,仿佛一個一個的基站,以他們為中心,在社交媒體上迅速擴散,每一家媒體的評論轉發,走在把這個消息傳播到角角落落。

一位科普加斯佩·瓊斯的網友,也得到了很多的轉發和點贊。

“為了避免一些人犯下低級的錯誤和露出醜態,我必須先給你們科普一下,加斯佩·瓊斯這個人……是的,現在你們明白了吧?”

——“明白?不,我更不明白了,林海文正在跟他的流派打仗,然後作為流派領導者,他去追隨林海文了?”

——“你無法理解藝術家的腦回路。”

——“不,應該說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家,對他來說,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比追隨更高的藝術價值還要重要的事情了。林海文的出現,讓他停頓的藝術之路有希望繼續前進,我完全能夠理解加斯佩的心情。在這種追求面前,什麽流派之爭,什麽主流末端,跟他有什麽關系麽?他又沒拿這一份工資。”

——“說實話,之前我一直在關注這件事,很多人,應該說是絕大部分的人,都在誇林海文,誇的非常誇張。但我卻一直沒有真實感受,唯獨現在,當我看見加斯佩·瓊斯的態度,我才知道,我才意識到,林海文那幅畫究竟意味著什麽,究竟有多大的突破。”

——“還是那個詞,我已經說了無數遍:難以置信。”

網友們對一個86歲的頂尖藝術家,沒有什麽可噴的,對加斯佩,他們始終存有敬畏之心。

但業內反而這種敬畏會少一些。

“他確定沒有老糊塗麽?或者是今年颶風太多,聖馬丁島上風太大,把他吹壞了?”卡迪跟傑夫·昆斯抱怨道:“還有你,我不明白,你為什麽要對記者說那些誇他的話。”

“我只是說了實話。”

“美國是個垃圾國家,這也是實話,你會出去說麽?”

“……如果需要的話。”

“……”

“卡迪,你太緊張了,我知道你不喜歡林海文,他脾氣是不太好,但我們這一行,脾氣好的並不多,不是麽?”傑夫·昆斯倒挺平和的:“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林海文做了再多突破,但有一點他沒有突破,也突破不了。”

“什麽?”

“門檻!”傑夫一點也不諱言他們是一群沒技術的:“當代藝術為什麽蓬勃發展,因為它放大了精神層面的東西,而縮小了物質層面的要求。《黑龍潭》那個層面的罩染技法,沒有二十年學習,根本不可能入門,更遑論做到林海文這一步——”

卡迪迅速打斷了他:“但林海文只有26歲,他18歲才開始學習的。”

“……他是個例外。”傑夫被噎了一下,搖搖腦袋:“林海文幾百年只有一個,不會那麽容易出現第二個的。這麽高門檻的技法,而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你覺得會有幾個年輕人會願意潛心去學習?時代不同了,幾百年前那種,找一個小村落,一邊學習,一邊種土豆,一個生孩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林海文再厲害,也無法對抗這個時代。”

卡迪被說服了。

因為他自己就是基本功學煩了才轉而畫抽象的,而且後來發現腦子裏垃圾很多,才得以出名了。

“你說的沒錯。”

傑夫·昆斯笑了笑,還想說點什麽,就看到自己的助理跑了進來。

“怎麽了?”

“格哈德·裏希特的發言人向媒體證實,裏希特先生也在學習林海文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