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6章 風向(第2/2頁)

“掛名的事情,整個編劇圈,我誠懇地說十之七八都經歷過,要麽是被人家掛名,要麽是自己掛名。難道這些人全都要被拖出來示眾?終究是一個制度、法規、市場、行業的不完善,導致的畸形問題。不是說李澤超沒錯,但他錯不至於被當作猴子拿來公開處斬。”

這些行內人的寬容,當然也會激怒網民,不過看似專業輿論上,還是偏向李澤超。

某種意義,這是更為重要的一種民意了。

“業內編劇發聲,呼籲從制度上解決,不要炒作個例,傷害編劇群體的整體形象”《華南周刊》隨後發表評論,內容就是這幾位的論斷。

轉載者不少,畢竟,如那位所說,掛名的事情,不是一個兩個,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風向居然硬生生是要逆轉了。

歐若海經驗豐富,看到這個局面,出來說話了。

先認錯道歉,說自己“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峻性,只是眼見過幾回,就自然而然應下”,再給李澤超洗白“澤超起先也覺得不好,只是多有人勸他借此揚名,也可早點能夠獨立署名自己的作品,並非要借此牟利”,然後幫李江分割“澤超父母親,跟我是多年好友,這件事情,也是平時說起,陰差陽錯才促成,他們並沒有多加運作”,最後感謝“謝謝林海文先生指點,相信此一舉將是編劇業之福,也感謝廣大網民的監督和支持。若海必將汲取教訓,永不再犯。頓首。”

好一篇詞真意切的佳文。

“林海文這次,要吃個啞巴虧了。”黃副部長笑著跟同事說:“人啊,就是不能太張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