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15家子公司(第2/4頁)

另外就是多頭管理,人員冗余的問題。

之前,遠方零售大區的總裁,他可以管物流,可以管地產,可以管倉儲和當地電商部門。

一個人幹了好幾個人的事,可實際上他還是零售集團的大區總裁。

這點,完全不符合企業管理準則。

要不,就明確對方的地位,總集團大區的總裁。

要不,就進行明確規定,對方只管自己的一塊,大區總裁,有零售大區總裁,物流大區總裁,地產大區總裁……

不管怎麽說,都要將責任明確到位,職能明確到位。

防止到了最後,出現責任推諉情況,以及管理混亂的狀況。”

聽到他的話,集團人資總監宋傑也點頭道:“袁總說的不錯,人力這一塊,的確是個問題。各種交叉的管理,讓我們也很頭疼。甚至出現一種情況,開會的時候,零售分公司的總經理不知道自己該去哪開會。是去物流那邊?還是零售那邊?或者地產集團?因為他平時都管!”

眾人紛紛發言,陳浪幾位從零售集團出來的人卻是不吭聲。

這些人說是管理混亂,需要重新明確劃分,實際上還是在削弱零售集團的權利。

之前,像齊雲娜這些大區總裁,權利大的無以復加。

在華北地區,齊雲娜可以指揮整個遠方體系,包括旗下的地產、物流、電商、實業眾多企業部門。

遠方四大子集團說是平起平坐,實際上還是零售集團地位最高。

幾個大區總裁,甚至不比吳勝男這些人權利低絲毫。

而陳浪,孫濤,王悅,這些實力派,實際上也都是零售一派的。

包括譚海英這些管理層,也都勉強能算入零售體系。

這樣一來,這些人形成的團體力量就很可怕了。

加上整個集團幾乎都在為零售集團服務,造成其他集團都是入不敷出,負債越來越高,進項卻是不見增長。

就說東宇地產,為了打造遠方城計劃,投資無數。

其實這從本質上來說,是為零售集團服務的,實際上遠方城的管理權限,目前也在零售集團這邊。

東宇地產說的好聽點是開發者,實際上就是個打工的。

花錢,造好了城市綜合體,回頭將項目移交給零售集團。

很早之前,遠方就爆發過這樣的爭鬥。

那時候沈茜還在這,那次也爆發過一次內鬥,現在集團越做越大,零售集團占比越來越重,已經讓其他人大為不滿。

借著李東和袁成道說這事的機會,大家馬上開始踴躍發言,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而李東,在這時候提出這點,顯然也是知道內部的火藥味有些重了。

這幾天,他其實不止收到了袁成道的一份文件,包括吳勝男、劉洪一些人,也給他遞交了文件档案。

正是看到了這種訴求,李東才會選擇這時候說這事。

07年末,李東做過一次大的調整,如今的各個事業部,以及各個集團的雛形,其實都是那時候形成的。

如今,過去一年多時間,遠方卻是擴張了數倍。

一年多,其他企業還能延續舊的體系,遠方卻是不行了。

再不解決這個問題,接下來,遠方內部很可能會在外部爆發之前,先爆發一場高管亂戰。

……

等眾人說了一陣,李東輕輕敲了敲桌子道:“這麽說,你們都覺得有必要進行重新梳理了?”

袁成道坦然道:“我認為很有這個必要。”

不少人點頭,也有不少人沉默。

“那是以四大子集團進行梳理,還是從整個集團開始進行梳理?”

“重新梳理!”

袁成道想都不想道:“剛好,您不是要並入國美進零售集團嗎?遠方商城再次被拆分出來,而且您之前說,有意想要拆分物流這一塊。這樣一來,整個體系都混亂了。與其微調,不如大規模的進行一次整體梳理調整。”

零售的陳浪和物流的孔祥宇都皺了皺眉,沒有開口說什麽。

袁成道這是想削權了,其實這也正常。

零售和物流,目前權利都很大,袁成道馬上要組建執行委員會,這時候,他需要樹立自己的權威,讓執行委員會名副其實,而不是空有其表。

而袁成道也抓住了機會,李東讓他成立執行委員會,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如此,進行集權化管理。

子集團董事長的權利太大,對總部不是好事,對李東管理整個集團也不是好事。

如果能將他們的權利做一些限制,李東也會支持的。

這點,和打壓無關,其實在別的企業,早就該削弱他們的權柄了。

只不過這幾年遠方發展的太快,為了更方便地將任務執行下去,減少一些會議,才有了現在的局面。

見大家都不說話,李東道:“那就整體進行一次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