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黑吃黑】(第2/2頁)

宋維揚說:“一套恐怕試不出來好壞。”

“每人兩套。”張國強氣得吐血。

“那我就不客氣了。”宋維揚終於笑起來。

“應該的,應該的。”張國強只能賠笑。

半個小時之後,敲詐了服裝店的三人揚長而去,分分鐘消失得不見蹤影。

既然要做大事,那就得有一身行頭充場面。鄭學紅的西裝太老土了,陳桃的衣服則更糟糕,他們又舍不得花大價錢,於是乎就上演了剛才的那出好戲。

自80年代中期以來,全國上下造假成風,即便是正規商場,都能隨隨便便買到一大堆假貨。

其中“溫x皮鞋”成為假貨的代名詞,前後已經公開燒了三次,尤以87年那次鬧得最大。起因是商業部長(也有說是部長千金)在某商場買了雙皮鞋,穿一天就直接脫膠,新華社記者聞訊立即寫報道,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遂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打假運動。

事後調查發現,商業部長買的那雙皮鞋,其實不是溫x產的……

假貨越打越多,老百姓苦不堪言,直到1994年終於出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於是一個英雄出現,他便是王海,專門買假貨雙倍索賠。王海走到哪裏,當地市場就一片恐慌,竟然喊出“防火防盜防王海”的口號。當他抵達花都的消息傳出後,花都幾大商場的老總嚇得連夜開會,大家統一口徑,拒不賠償王海買的幾萬元假貨,逼著他去打官司。

據1998年有人估算,光是王海對江湖遊醫的打假,促成衛生部下文件取締,此舉每年就能避免消費者20億元的損失。

咱們回到特區,距離中英街最近的沙頭角,充斥著數不勝數的港產A貨。

特別是高仿名牌,幾百塊錢的進價,轉手就能賣出十倍利潤。這幾乎成為當地人盡皆知的秘密,專門騙那些想去中英街購物,但又沒時間辦理特殊通行證的外地人——去中英街還要另行辦證。

宋維揚只用了半天時間打聽消息,半天時間踩點做計劃,便輕輕松松弄到六套“總價值”過萬的衣服。

這種無本買賣做起來,宋維揚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黑吃黑什麽的最有意思了。即便剛才那家店不上當,他們換一家即可,總有做賊心虛的願意配合。

陳桃快樂得像只百靈鳥,一路上哼著歌,笑道:“特區果然滿地黃金,這麽好的衣服,一分錢不花就弄到手了。”

宋維揚提醒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是一錘子買賣,可千萬別想著再來,否則早晚會被人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知道啦,我不貪心。”陳桃咯咯直笑,只想快點回去把新衣服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