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硬核出道(第2/2頁)

不滿歸不滿,大家還是把該做的事情做到位了,備案,拍攝許可,網絡出版證,都在李明的努力下辦妥。

九月,春韭病情加劇,醫院不再住了,回家養病,劉昆侖請了保姆照顧她,自己在工作室日以繼夜的進行影片的後期制作。

十月,樣片出來了,送各大網絡平台,無一例外的被退回,這種年代戲沒人要看,而且這片子連一個明星都沒有,拍攝技法低劣,長鏡頭一鏡到底,使用了大量方言,無論從什麽角度分析,都絕對不會是一部好影片。

沒辦法,《近江往事》只能以“愛紅”牌襯衣廣告片的形式在網上發布,畢竟男一男二經常穿的包襯衣都是愛紅牌贊助的。

但是廣告片的點擊量和下載量寥寥無幾。

一句話,這部電影撲街了,而且撲的非常慘,血本無歸,前前後後花費了八百多萬,拍攝了兩個月,無數的汗水無數的付出,換來的只是悄無聲息。

沒有人能接受這種結果,臧海放話出來,限期一個月把他投資的錢還上,不然誰的面子也不好使,熊愛紅也大為光火,作為精明的生意人,她向來不做賠本買賣,這回居然賠大了,她無法接受,但她不像臧海那樣粗魯直接,而是尋思著和大侄子簽個約,弄到哪個鴨店賣身還債。

只有蘇晴沒來追債,雖然她投的錢最多,在她心目中,這部電影就是祭奠自己青春的禮物,幾百萬砸進去,值了。

虧了區區八百萬,所有人都憂心忡忡,只有劉昆侖根本沒往心裏去,他相信付出一定有回報。

春韭也知道了電影虧錢的事兒,她說咱家不是還有一百五十萬麽,不然拿去還債吧。

劉昆侖說不用,是金子就會發光的。

同時,另一些人也在不遺余力的向周圍的人安利著這部電影,大約在十月下旬,《近江往事》幾乎是一夜之間就在網上爆紅了。

劉昆侖是聽塔格告訴自己的,近江往事火了,在豆瓣上的評分是9.0,這是極高的分數了,他上網察看,被鋪天蓋地的溢美之詞嚇著了,總體來說,大眾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和當年賈樟柯的《站台》差不多,是充滿文藝氣息和情懷的純粹的電影。

成功當然不能只靠賣情懷,平心而論,影片是低成本制作,但是極其良心,每一個演員的演技都很出色,尤其是男一男二的表演如同行雲流水,自然無比,都是堪稱演技炸裂的級別。

據考證影片中黑社會人物就是當地混混出演,而會所小姐也是本色出演,影片中出現的格鬥和槍戰鏡頭,采用實景拍攝,不用替身,不用CG動畫,演員也不會念12345後期配台詞,這就超級硬核了,也是良心的體現,劇本粗看起來俗套,但是據人考證,這段故事是三十年前近江真實發生過的,當年的網絡帖子都被扒了出來,相關的人物也各有出處,簡直稱得上是非虛構電影裏,再加上使用了很多紀錄片的拍攝技巧以及原聲錄音,原本被人詬病的一鏡到底現在被吹成了一朵花。

電影火了,各種評論和分析文章數不勝數,無數媒體人都來蹭流量,普普通通的電影被賦予了大量含義隱喻,連劉昆侖自己都不知道居然包含了這麽多的深意,當然也有專門黑這部電影的人,網上爭論撕逼此起彼伏,但不管是捧是貶,都在進一步加強近江往事的影響力,以至於連學術圈也加入進來,專業人士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不約而同的相當高,教授專家們津津樂道,將其譽為中國版的《美國往事》。

廣大小資們,誰要是沒看過近江往事,都沒了談資,這也和當下優質影片缺失,充斥CG動畫虛擬人像有關,稍微用點心都能脫穎而出,何況如此硬核的片子。

短短一周時間,劉昆侖就成為了焦點人物,大批記者聚集在他的住所周圍,以能采訪到這位天才導演為驕傲,劉昆侖卻閉門不出,根本不接受采訪,這一招欲擒故縱效果奇佳,神秘色彩更為他增加魅力,記者們把早先他在網上的視頻找了出來,網紅面館和書法教師的雙重身份和導演主演形成反差,全民對這位顏值逆天,才華逆天的年輕人都充滿了興趣。

網上的影響力蔓延到了線下,開始有年輕人模仿電影中主角的打扮,復古的白襯衫加大背頭,白襯衫必須買愛紅牌的,要不然不正宗。

熊愛紅的財務總監告訴她,白襯衫告急,網店的銷量把倉庫的庫存給爆掉了,各地經銷商也雪片般發來*郵件,怎麽辦吧熊總!

“進原料,加班生產。”熊愛紅說,“讓經銷商先給我打全款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