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你能行的(第2/3頁)

甚至說,他的總面積、裝潢程度,還不如北京、上海兩個分部來得闊綽。

這豈能不引人嗤笑?

這又怎麽能吸引高端人才的加入?

怕是人家走到你門口,看到寒酸的模樣,就會猶豫徘徊,這麽一個小作坊,真的能讓我賺到大錢?

更加別說和合作夥伴簽訂合同時,都不好意思帶到公司總部,只能在酒店進行。

因此,相比CEO的挑選,總部換址優先度還要高上一籌。

對此,陸恒倒是沒有意見,反而非常贊同幾個董事會成員的提議。

換,該換,著實得換了!

就連他恒成集團租下了那麽大一層寫字樓,都感覺到了辦公地點的不夠用,何況餓了麽這種尋求寬松安全的互聯網企業呢。

自己修建一棟辦公大樓是不行了,且不說時間夠不夠,光是資金就供應不上,討價還價要來的錢還是得花在刀刃上。

如此一來,餓了麽換址只能尋求更好的商業寫字樓了。

這件事,陸恒專門委托了餓了麽市場部的人負責,甚至他自己都打電話問了幾個房地產行業的大佬。

算不上有求於人,這種電話詢問,反而可以拉近和那些人之間的距離。

這些基本上就是餓了麽讓陸恒頭疼的事情了。

恒成集團這邊其實也不省心,陸恒花了一天時間,才把大大小小累積的,需要他簽字的文件處理完。

然後又得和方淑嫻討論恒成集團年會的舉辦細節。

之前就說好了要辦的熱熱鬧鬧,借此機會,順勢把宣傳一波恒成集團。

和方淑嫻談完,又緊跟著和人事部的蘇仁豪討論春節回來後的新員工招聘事宜。

又有一批大學生要畢業了,對於這種廉價的勞動力,恒成集團還是想著多多益善的。

萬一從裏面淘出真金,不就賺大了嗎。

總比差人的時候,一直去找獵頭公司要好。

同時陸恒又拉上趙京,一起和蘇仁豪聊了有關集團人才培養體系的問題。

經過幾年的摸索,恒成集團在培養4S店中堅骨幹方面已經頗有心得,下面分店的管理層,已經可以勉強做到自給自足,即使有所不濟,對外招人也就能解決了。

但是在總部這一塊兒,部長級別以下的人才培養體系還是很難建立起來。

諸如部門主管,業務經理、組長,乃至某些小科室的專業性科員,都是很稀缺的中級人才。

這種人才即便找獵頭或者中介,他們也很為難,真給你找過來,質量也是良莠不齊。

畢竟不上不下的,很難判定他的真才實學。

可他們負責的工作也絕對不能說不關鍵,要想盤活一個公司,光靠頂尖那幾個高管可不行,中級人才才是由上往下傳達的樞紐。

最關鍵的是這類人,最他嗎容易跳槽了。

他們高不成低不就,想要升到高管層次,不僅僅需要業績,還需要長久的審查、考驗,判定他是否真有能力,管理好一個大的部門。

因此,在長久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工作後,心思稍微活絡點的都會選擇跳槽。

反正越跳,履歷越好,工資越高,跳著跳著說不定就可以憑借眾多的工作經驗,成為高管。

陸恒和趙京都不想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立屬於自己的人才培養體系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讓普通員工能夠得到培訓,可以進階中等管理人才。

只有這樣造血,才可以保證一個公司的活力不絕。

只不過想是一回事,能否做到又是一回事。

蘇仁豪也不敢打包票,他只能說盡量去做。

和蘇仁豪聊完了這些事情,陸恒又片刻不停息的找上了金融部的遊雷。

和信元擔保合作了也快一年,雖然時常聽到好消息,但整體情況又是另一回事。

等把這些都梳理透了,陸恒才終於松了口氣,能夠輕車簡從的來到機場,在候機的時候喝上一杯咖啡。

雖然他以前不喜歡喝咖啡,但經過那麽多應酬,陸恒已經可以接受這種外來飲品了。

喝咖啡也不完全是為了候機,他的航班還在一個小時後呢。

陸恒還等候著一個人!

本來還顯得有序的人群,隨著一個航班到達,瞬間變得淩亂起來。

一大票人從出站口湧出,其中一個相貌忠厚老實的男人在裏面毫不起眼,然而以陸恒的視角,瞬間就發現了他。

看到他掏出手機想要打電話,陸恒也跟著看向了放在桌上的手機。

嗡……

“我在星巴克這裏,你擡頭就能看見我,上來吧!”

大廳中的男人擡頭掃視了一遍,很快就看到了陸恒。

陸恒對他點了點頭,他便拎著公文包,抱著大衣,快速朝扶梯那邊走去。

不一會兒,他就氣喘籲籲的來到了陸恒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