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別做的太過了(第2/2頁)

同樣的,在這個年代人均需要鋼材才幾公斤,和後世人均每年六百公斤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根本就不能比。

當然,這也只是在改革開放初期,過幾年價格就會下來,一直到一九九三年,鋼材一噸才漲到三千多塊錢,可是在這個時候是真的沒有辦法,改革開放嗎,什麽地方都需要建設,只要建設就需要鋼材,可是又生產不出來這麽多。

所以這就給很多人提供了賺錢的機會,有關系有門路的人,開始倒賣批條,就像憨皮這樣的,這次他從十幾個老頭手裏拿到幾千噸批條,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很多人拿到批條以後買給別人,一噸批條可以賣二百塊錢到三百塊錢,而且這個價格還不算在鋼材的價格裏面,這只是批條的錢。

作為後世過來的人,憨皮比別人更清楚,這些批條絕對不止這個價格,這只是在本地倒買倒賣,如果拿到最需要的地方,價格還可以高不少,比如說老爺子畫的那個圈,如果拿到那邊,一噸批條最起碼可以賣三百五十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