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那又如何

這次的會面,石油總公司和大華,各有各的想法。

蘇城是希望通過周老,將各項事務敲定,而石油總公司則是希望借此加入中哈石油管道,從而獲得政治和經濟上的好處。

要將石油管道做下來,談判是不可避免的,周老更多的是充當公證人的角色。因此,無論蘇城和陳立正吵的有多兇,周老都不吭聲。

周老不說話,石油總公司那邊的官員,也都是只聽不說。毫無疑問,陳立正是他們推出來的代表。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石油總公司的總經理眼瞅著是要退的人了,根本不願意得罪蘇城和林永貴。而有資格出頭的林永貴和張長亭,又因為切身利益相關,不能完全的代表總公司的利益。於是,其他部門和分公司的官員們,就把排名其後的陳立正給推了出來。

幾十億美元的建設合同,還有以後的維護和運營,誰不想分一杯羹。林永貴盡管與蘇城簽訂了合同,並且得到了石油總公司的認可。但是,那章子是總經理蓋的,其他人不管承認不承認,總是要爭一下的。

哪怕只是爭到了1%,那也是上億元人民幣的生意,比他們辛辛苦苦一個月都要強。

而且,以國企的德性,又怎麽會在乎合同的事。

其中,又以賀海濤等石油機械廠最為熱切。別的不說,一期1000多公裏長的管道,二期和三期又是分別1000多公裏,光是做石油管道都能吃的肥死。當然,究竟有多肥,就要看是誰來掌握采購權了。

石油管道的股份是已敲定的事,各家也沒有爭奪的欲望,真要說起來,承攬石油管道雖然名利雙收,但利益更多的是遠期利益,前期付出的可是不少。若是能把石油管道的建設權給奪下來,那可是現成的好處。說不定一任廠長下來,肥油就全都吃盡了。

不過,石油管道的建設權和石油管道的成本是息息相關的。想從石油管道的建設中多獲得利潤,那石油管道的成本就要提高。也就是說,各家等於是用這種方法,從大華實業和勝利油田的手裏分得好處,蘇城怎能不肝火上揚。

看著一票中老年幹部貪婪的嘴臉,蘇城幹脆收起了笑容,冷冷的道:“采購和建設是石油管道的基礎,也是一體的,大華實業會自己負責,不勞費心了。”

“那你的設備從哪裏來,工廠、工人和技術如何解決?”陳立正也是有準備的,一句話就抓住了大華實業的軟肋。

如今的大華實業,各個分公司加到一起,也就是萬多人的規模。這還是年年招新以後的結果。而技術工人主要都集中在大華船業、濟柴動力機廠兩個分公司,其生產任務比普通的國企要重好幾倍,要大量抽人出來是無法做到的。

就算能做到,幾千一萬人也不夠。而且,正如陳立正所說的那樣,大華還缺少專業的工廠和設備來生產它們。

石油總公司就不同了,幾十年的發展,令他們創建了門類繁多的專業公司。生產閥門的,生產管道的,生產管道油漆的,生產管道油漆的塑料桶的……林林總總,說要拿下七成的采購,的確很有可能。

蘇城並不介意將生產任務交給國內企業,但那得是在大華實業的監督下進行。也就是說,采購歸大華實業掌管,而國內企業僅僅是單純的供貨商,他們不光要提供產品,還得保證質量,否則就要受到合同懲罰。

石油總公司自然不這麽想,他們就想像是過去幾十年裏做的那樣,將工程攬到自己的手上,然後自己生產,自己監督,好賴是一回事,利潤是另一回事。

按照計劃經濟時代的規則,石油總公司自己給自己生產,用這樣的采購方式尚且有制約的手段,盡管制約的也不怎麽樣……但是,當甲方變成大華實業這樣的私企的時候,一旦將采購權都放給他們,那對方真是裁判球員加守門員一把抓,無人可制了。

做的狠了,部門眾多的石油總公司,能把球迷和媒體也兼任了,自己在自己的報刊上發表吹捧文章,讓你有苦都說不出。

因此,盡管有點被突襲的意思,蘇城仍然穩穩的堅持道:“設備、工人等等,大華會自行解決的,不用你們越俎代庖。”

一個“越俎代庖”的形容,足夠說明蘇城的心情了。陳立正卻不在意的繼續問:“你剛才許諾說,會盡量用國內企業來生產和建造中哈石油管道。”

“嗯。”

“國內能生產和建造石油管道的公司,全部屬於石油總公司,既然如此,石油總公司直接給你們提供七成材料和設備,不是更簡單。”陳立正皮笑肉不笑的抽動了兩下嘴角。

“采購制不是這樣的。”蘇城再次否定,道:“采用哪個公司的材料和設備,采用何種規格和價格,必須由大華實業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