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6章 風向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高科技水平,就是增強國力……”許正平站在實驗室中間,朗讀著人民日報上的文章,一臉的揚眉吐氣。

花私人的錢做公家的實驗,在一些人看來,是為國奉獻,但在另一些人看來,或許就是別有用心了。

尤其是人體基因組計劃,這樣的大項目,做生物學的,就沒有不想觸碰的,只是上面不批而做不到罷了。楊銳“仗著”錢多,強行去做,免不了要引來風言風語。

現在好了,不僅各大報刊的風向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第一批的新增撥款也已經戴著帽子到了北大。

戴帽子的經費就是所謂的專款專用了,首批經費雖然不多,僅有60萬元,但它的象征意義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款項的用途,赫然寫著:用於人體基因組計劃的前期論證。

實驗室眾申請了這麽多年的經費,卻都因為這筆款子而振奮起來。

振奮是為了人體基因組計劃這個詞,真正的被列入了項目經費中。當然,以楊銳、蔡教授和伍洪波等學者為首的國內生物學界,要批準一筆60萬元的項目經費只是毛毛雨,大家高興的還是上級部門的認可。

至於究竟是哪個上級,也沒有考證了。

“接下來怎麽辦?”許正平樂夠了,才想起自己副主任的職務,問起了楊銳。

楊銳道:“就按照上面說的,做人體基因組計劃的前期論證好了。”

“好。”許正平眨眨眼,笑問:“然後呢。”

“哎,我是真的讓你做前期論證的。”楊銳強調了一句。

“嗯,我們轉頭就做,然後呢?”許正平又眨眨眼。

他的表情動作,令楊銳不禁回想起久遠的記憶,有位小偷留下的經典梗,很適合眼前的場景:論證是不可能論證的,這輩子不可能論證的,做實驗又沒必要,就是編這種東西,才能維持得了科研這樣子。

“老許,咱們是得做個嚴肅的前期論證,再從實驗室裏拿40萬補齊,花完才算完。”楊銳非得這樣說,才能讓許正平明白,這並不是一個走過場的論證。

其實,對於某些論證,楊銳也不是很反對走過場。

畢竟,國內多的是脫褲子放屁的項目和科研論證,預設立場資金不足又不具有決定價值的論證,很多就是花錢買過場的。其性質,就和辦事單位,要求證明你媽是你媽而開出的證明信一樣。

但是,人體基因組計劃卻是個大計劃,楊銳本人是預設立場了,從安全的角度來考慮,他還是願意再花個百萬元,做個實在的論證的。

畢竟,他也就是能看到未來30年的事,而人體基因組計劃影響的,可遠遠不止30年。

他本人也是需要其他人的建議,來決定操作的方向的。

這方面,楊銳還是挺相信數據的。

許正平見楊銳堅持,自去下面安排了。

和幾年前相比,國內最大的變化就是有錢了。

楊銳剛進大學的時候,蔡教授為楊銳找到的60萬元經費,就已經引起了學校圈子內的動蕩。那時候,北大的教授通常也就是萬把塊的經費,知名教授拿到好項目,也不一定能有10萬,60萬乃是真正的國際級待遇。

不過,幾年過去了,國內的經濟好了,科研經費也就水漲船高起來。60萬元或者100萬元的經費,在北大校內已不罕見。

當然,除了離子通道實驗室這樣的頂級實驗室,其他實驗室拿到百萬級的經費,是要用於整個項目的,像是楊銳要求的僅做論證,依舊少見。

但在實驗室裏,負責人是具有無上權威的,別說經費充足,就是緊巴巴的時候,也得按照老板的意志執行。

許正平作為小老板,不用麻煩楊銳,就將工作拆分了下去。

楊銳又在實驗室裏繞了一圈,見眾人磨合的極好,就點點頭回座位上讀文獻去了。

到了他現在的位置,親自做實驗已經是很沒有必要的事了。

做科研與建築是很像的,總工程師的職責最重要,但他的主要工作並不是砌墻搬磚,也不是做設計藍圖,總工程師最重要的任務,實際上是貫徹其意志,捏合團隊,讓他們按照既定的思路工作。

當然,也有的學者和總工程師,都是事無巨細的操作的,這屬於個人性格和天賦問題了。對楊銳來說,他的實驗水平原本就是中庸,甚至不見得能達到北大教授的平均水平,天賦更是一般,這種時候爭著搶著做細化的實驗,就屬於拖後腿行為了。

叮叮當當。

鐺鐺丁丁。

生物實驗室裏的聲音,總是相似的。

楊銳在並不安靜的環境裏,讀文獻卻讀的搖頭晃腦。

這樣的生活狀態,大約是一切喜歡科研的人所夢寐以求的,他亦不例外。

多年的奮鬥,為的就是這樣的目標,就是再拿100萬套房子來與他交換,他也是不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