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章 提前畢業(第2/2頁)

北大的在校學生竟然能得諾獎,這樣的新聞,或許足夠奇特,但一定不是諾獎委員會所希望看到的。

他們一直是希望創造一個成熟穩重的頒獎委員會的形象的,並不願意追逐奇聞。

另一方面,北大對於這樣的榮譽也沒有興趣。

相比之下,他們更願意看到的是本校教師獲得諾獎——當然,前提是楊銳能獲得諾獎。

對於大家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幾率性的事了。

另一方面,楊銳再不畢業,學校連課程都不好安排了。

大一大二還有些數學、英語等方面的課程,可以說是給楊銳填一填基礎,到了大四,全部都是專業課了,請誰來教楊銳?

楊銳CNS都發的手軟了,誰也不敢說自己有這麽大的臉,能教他專業課了。

蔡教授早就有此想法了,此刻道:“提前畢業也不是沒有先例的,我們舉手表決一下。”

於是一堆手伸了出來。

蔡教授點點頭,道:“行,楊銳提前畢業的申請就算是通過了,童處長,朱處長,就把楊銳放到上一屆學生裏分配?”

“可以。”朱處長和顏悅色的道:“楊銳,你對畢業分配的單位有什麽想法?願不願意留校?”

留校是不遜於去政府部門的好差事,尤其是專精於研究的學生,更是喜歡留校。

楊銳亦有考量,早就應諾了蔡教授,此時毫不猶豫的道:“如果能留下的話就最好了。”

理論上,楊銳其實早就有自建研究所的能力了,就像是他的遺傳工程實驗室一樣,單獨的研究所有單獨的財務和人事權,比在學校裏更自由一些。

但是,自由的背後是更多的事務性工作,也不見得真的就能自由。

再者,像是北大這樣的名校,資源還是很豐富的,對於學者來說,是難得的環境。

一個例子能夠說明良好的學術環境的重要性,68年的諾貝爾生物學獎得主尼倫博格,他完成了一項決定性的發現,是基於分子生物學的,在做實驗的過程中,為了證明蛋白質的特性,尼倫博格需要溶解苯丙酸銨。身為生物學家,尼倫博格就去找了自己的同事,同在NIH工作的安芬森。

安芬森在尼倫博格的樓下工作,後來拿了72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但是,尼倫博格去找安芬森的那一天,安芬森並不在實驗室,反而有一位年輕的來訪者塞拉在實驗室裏逗留。

塞拉當時做了很多合成肽的工作,於是告訴尼倫博格,苯丙氨酸非常難溶,它在一般的溶劑中都不溶,但能溶解於15%的溴化氫的冰醋酸中……

尼倫博格就此得到了能溶解的苯丙氨酸,完成了關鍵實驗。

然而,事實是,直到數十年後,人類所知的苯丙氨酸的溶劑,依然只有一樣——含有15%溴化氫的冰醋酸溶劑。

塞拉做出了唯一的配方。

而他之所以得到這個配方,則是因為他在不久前的實驗中,錯誤的將苯丙氨酸的懸濁液,倒入了錯誤的溶劑中。並且,塞拉注意到了苯丙氨酸的溶解現象。

在尼倫博格去找安芬森的那個特殊的時間段裏,他正巧碰上了世界上唯一知道問題答案的人。

這樣的巧合,對於外行人來說,是奇妙的趣事,對於行內人來說,卻是可見的血淚。

楊銳需要一個更大的平台,而不是將自己塞進一個獨立的研究所內,自個兒玩自個的。

朱處長立即認可了楊銳的留校,眾人也變的輕松起來。

“那麽,剩下的幾件事就比較輕松了。”蔡教授露出笑容來,打開面前的筆記本,說起具體要辦理的程序。

他一邊說,一邊記錄在紙面上,並遞給楊銳。

到快要寫完的時候,王永教授提醒道:“還得交一篇畢業論文。”

“這個楊銳應該是沒問題的。”蔡教授笑了起來,眾人也都跟著笑了。

楊銳亦是微微笑,順手從包裏掏出一個裝訂好的本子,道:“我想用G蛋白偶聯受體的論文,做畢業論文,可以嗎?另外,是不是要給我安排一位畢業論文的導師?”

畢業論文是要存档的,對楊銳這樣的學者來說,寫的漂亮一點,還是比較好的。

不過,用王旗級的論文做畢業論文的?

蔡教授等人互相看看,都避開了對方的眼神。

“老唐,楊銳之前在你的實驗室裏工作過,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就交給你吧。”

“王永給楊銳上的課最多嘛,我記得楊銳最喜歡聽的就是王教授的課,王永教授做吧。”

“蔡教授是咱們系的中流砥柱,還是請蔡教授做,才名正言順。”

教授們一個推一個的,額頭都在冒虛汗。

做楊銳的畢業論文的指導老師,說起來好聽,鬧笑話也容易呀!

G蛋白偶聯受體……又有幾個人研究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