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仰望感

“咦,晶體結構圖?”馬喬利是卡洛琳醫學院的生物學教授,對於G蛋白偶聯受體之類的詞匯敏感的不行。

卡洛琳醫學院的教授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閱讀文獻,尤其是有資格獲得諾貝爾獎的學者的文獻。

對他們來說,諾獎是一項優勢,也是一份負擔。

優勢是卡洛琳醫學院因此得到了大量的經費,還有來自國外的高端學者的關注,負擔則是不停的閱讀文獻帶來的。

卡洛琳醫學院的教授和普通學者讀文獻的方式不同,正常人讀文獻,都是讀自己需要的,例如楊銳要讀文獻的話,基本都是集中在G蛋白偶聯受體、PCR、基因、遺傳等領域,總而言之,是讀自己需要的,其他領域通常僅限於了解,最多看幾篇CNS,知道一下就行了。

卡洛琳醫學院的教授們就不能這樣讀文獻了,他們得把CNS級的論文往完裏讀,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領域,少不了都得去看,尤其是有可能得諾獎的學者,還有可能出諾獎的領域,全都得算上去。

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學者的時間更是如此。

現如今,稍微熱門一些的領域,都有三五家實驗室埋首其間,卡洛琳醫學院的教授們要耗費大部分的時間在閱讀與自己的研究無關的文獻上,科研本身的投入就可想而知了。

對馬喬利來說,他已經漸漸的開始厭倦做卡洛琳醫學院的教授了,但是,這些年打下的基礎卻依舊在。

聽到“G蛋白偶聯受體”和“晶體結構圖”兩個詞,他是第一個醒悟過來的,連忙就往實驗室走。

說實話,要不是楊銳說的,他是不信的。

身為卡洛琳醫學院的生物學教授,馬喬利他們最基礎的能力,就是判斷一個學術方向,多久能夠看到曙光,多久能看到結果。

當然,這樣的判斷肯定是不準確的,但也是有一定的區間的。

楊銳的離子通道實驗室剛剛完成了G蛋白偶聯受體的清晰構圖——幾個月對王旗下的科研成果來說,就是剛剛——馬喬利認為,得到晶體結構圖的基礎時間,也應該在三年以上,快不過兩年去。

這樣的判斷不是開玩笑的,一間實驗室要不要花費幾千萬美元,加入到這樣的競爭當中去,往往就是依照這樣的判斷來做決定的:

預計G蛋白偶聯受體的晶體結構會在未來兩年到五年間被揭示,依據本實驗室的能力,我們有可能在未來兩到四年間完成該項目,加入相關競爭有一定的勝率,可以考慮加入競爭。

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在幾個月的時間裏完成了G蛋白偶聯受體的晶體結構,那就意味著全世界其他參與此項目的實驗室,全部大虧特虧了。

同時,也意味著全社會的資源得到了大筆的節省。

然而,馬喬利關心的並不是節省的部分,他想到正在做相關項目的實驗室,不禁渾身緊張。

其他人的反應就慢了些,但也都陸陸續續睜大了眼睛,忙問:“你做出清晰的晶體結構圖?這麽快?”

“我們實際上在數月前就完成了相關研究,但是用了比較長的時間來做重復實驗。”楊銳一邊說著,一邊將眾人讓入實驗室。

幾個月的時間做重復實驗其實一點都不多,有的驗證實驗做起來費事,用幾年時間的都有。

不過,楊銳的話落在有心人耳中,卻是如雷霆一般駭人。

幾個月前就開始做重復試驗了,那是什麽時候做出來成果來的?

敢情最近幾個月,全世界許多實驗室都在做白費工?

馬喬利想想就覺得殘忍。

然而,科研世界就是這麽殘忍的,覺得殘忍的都死在茫茫競爭中了,活下來的,也就只能咬牙堅持。

“我看看你們做的成果。”馬喬利主動要求。

楊銳笑笑,道:“你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重復實驗的結果,另外,我們論文也寫好了。”

論文是整理和升華後的實驗記錄,自然最是符合閱讀的。

馬喬利不多說話,拿過來就趕緊讀了起來。

在他身後的蘭瑟羅特同樣來自卡瑟琳醫學院,也是慢悠悠的拿了一本厚厚的論文,靜靜的閱讀起來。

這樣的論文,讀起來是很費時間的,通常來說,馬喬利都是習慣跳讀的。

但這一次,他有些不舍得。

這可是王級的科研項目。

王級科研項目的論文,不仔細看看多浪費啊。

楊銳也不著急,招呼著人給他們泡上茶,就坐到了邊上。

幾杯茶喝過,馬喬利終於擡起頭來,道:“楊主任,我們能和具體操作的研究員聊一聊嗎?”

“當然。”楊銳有求必應。

今天就是來炫技的,不過,他站起來才遲疑了一下,喊道:“谷強,你那邊記的怎麽樣了?”

“記完了。”谷強低聲回答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