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知道問題的症結在於杜邦公司,楊銳第一時間感受到的是震驚、畏難和恐懼。

去年收入400萬美元的楊銳,和去年收入超過14億美元的杜邦公司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上。作為一家從工礦轉型到化學,從化學延伸到生物領域的巨無霸,杜邦旗下光是科學家就有10000多人。

這是一家自己就雇得起第一階的學者,玩得起頂級實驗室的公司。

而且,杜邦公司背後還有杜邦財團,那是全美排名前十的大財團,威力無窮,能夠影響美國政治生態。

不過,楊銳很快還是冷靜了下來,最起碼,他強行抑制了自己的負面情緒。

就像是每一名坐在高考考場上的學生,若說畏難,每個人都有無數的理由來畏難——考不好怎麽辦這樣的問題,問一百個人,有一百個人至少想過三遍以上。

然而,畏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楊銳強迫自己,先從好的角度想問題。

最好的理由,很快出現在楊銳眼前:當年的西斯特公司贏了杜邦的官司!

甚至可以說是輕易解決了官司。

關於西斯特和杜邦的關系,由於是著名案例,不少科技史裏都曾涉及,楊銳從腦海中翻出它們,貪婪的閱讀,以免自己去胡思亂想。

西斯特公司推出PCR儀不到一年時間,杜邦公司就將西斯特告上了法庭,不像是很多漫長的專利官司那樣,舊金山地方法院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將這個案子審理結束,西斯特公司大獲全勝。

這說明,西斯特公司贏的堪稱輕松!

而贏了官司的西斯特公司,他們掌握的專利壁壘並不比楊銳現在的厚實,事實上,他們能夠依靠的就是兩個主要專利,他們在耐熱聚合酶方面的專利甚至還有漏洞,以至於日後再次引起訴訟……

但不管怎麽說,西斯特公司能贏,說明楊銳也有可能贏。

當然,西斯特公司也是一家資產過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它還是一家美國公司,並在科學界掀起了不小的聲浪——這家隨著裏根政策而崛起的生物公司,得到了許多生物界人士的同情,而巨無霸的杜邦公司在公眾眼裏從來都是邪惡的。

楊銳一邊思考,一邊在隨身的筆記本上寫寫畫畫。

首先是要籌集律師費,有足夠的律師費,就有可能在法庭上堂堂正正的打贏杜邦,杜邦的籌碼有限,他們能夠拿出來的,不過是幾篇70年代的論文,完全不符合學術界對專利權的認定,因此,只要能堂堂正正的打官司,又有律師費,楊銳贏面很大。

想到此處,楊銳在筆記本上,寫下了“籌錢”和“堂堂正正”兩個詞。

追求“堂堂正正”的打官司,可能並不能堂堂正正的追求得來,楊銳將此放在後面,眼睛還是盯著籌錢兩個字看。

沒有錢,是打不起官司的。

與加尼卡公司的交鋒,讓楊銳深切的感受到了美國社會的公平的價格。

本傑明是最能體現美國公平的律師,他不是最好的律師,但他在美國頂級律師行列,請到本傑明這樣的律師,就意味著公平的天平不會向另一方面傾斜,大家都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然後依靠證據來說話。

為了讓天平不歪的價格,是每小時2500美元。

一個和解官司,本傑明與他的團隊的計費時長超過了40小時,加上其他費用,最終收費超過10萬美元,從和解金裏拿走了三分之一還多,這還算是沒上法庭的價格。

而為了看天平歪不歪,楊銳還需要自己的公司律師和參與了專利注冊的香港律師嶽庭,這兩坨人的價格合起來,大約是每小時1000美元。

同樣在這個和解官司裏,他們又要分走將近三分之一的錢。

最終,楊銳自己落手的和解金還不到三分之一,甚至沒有公司律師和香港專利律師們拿的多。

這還算是訴訟勝利了,而且是快速勝利了。

要是進入庭審,本傑明每場的收費是4萬美元,一分鐘的庭審也是四萬美元,這就是為什麽美國窮人請的免費律師總是強迫他們認罪,因為免費律師不願意上庭,準備太繁,變數太多。

作為標杆,95年的辛普森殺妻案,耗時九個月,產生了5萬多頁的庭審記錄,而辛普森的夢幻團隊,收費1000多萬美元。

這就是堂堂正正的訴訟的價格。

楊銳估計,最起碼需要100萬美元,才能支持自己與杜邦的官司,200萬美元則會安全的多。

正好是捷利康欠下自己的分紅費。

“杜邦算的真準。”楊銳籲了口氣,又在筆記本上寫上“成果鑒定”四個字。

打官司也不是全拼錢的,他多準備一點證據資料,就能多一點的把握。

西斯特公司與杜邦的官司,最後打成了學術官司,在學術界,這是有名的案例,律師固然重要,但律師和法官,最終還得聽專家證人的,專家證人都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學術問題上,自然只有學者們互拼的份,沒有律師們反詰的資格。